早些年看到过一则公益广告,题目叫《别人的孩子》。它告诉我们:别人的孩子供你一日三餐,别人的孩子为你铺路架桥,别人的孩子送你上班下班,别人的孩子为你保驾护航,别人的孩子为你行医送药,别人的孩子甚至为你贡献生命……
这一则广告呼吁的是全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因为社会是个大家庭,自给自足的时代早已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也不存在。相互依靠,同荣共昌的生活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这个社会。帮助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笔者非常幸运,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得以从山沟里走进国家机关。笔者成长历程就烙下许多人为我辛劳的印迹:没有亲友起早贪黑挣钱供我上学,没有良师尽心竭力教导为我析疑解惑,或者是没有上级制定的政策,就没有我求学深造理想的兑现;如今的衣食住行,都是他们为之付出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他人成长的环境。能否擦亮人心向善的镜子,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其实,每一个人的善行义举,每一次的无私奉献,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声宣示,都会在他人心中撒下善良的种子、荡起道德的涟漪。
“雷锋传人”郭明义曾说:如果自己发出一点光和热,能够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线,从来不取决于看客,而寄望于那些默默耕耘的行动者;大发“人心不古”的喟叹、“道德滑坡”的忧虑,不如大家都行动起来,从善如流,可防劣行来侵蚀道德的土壤。
实际上,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善行。那些给我们带来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近在咫尺。重庆秀山供电公司抄表工瞿秀泉,坚持每天至少捐出1元钱,8年多的时间里,和爱心小组一起帮助42人完成了中学学业,1元资助汇聚了百分爱心;辽宁锦州“好邻居”赵志有,义务打扫全楼楼道10多年,让邻里关系温暖如春;衡阳“感动中国” 人物李丽身残志坚,用轮椅传递爱,利用网站义务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百余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使数十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前,人人都是“燃灯者”。你做一点,我做一点,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利人利已,功在千秋。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生活是一串念珠,帮助就是那根线,没有线的连接,散珠不能成串;社会是一个熔炉,帮助就是那团火,没有火的锻造,生铁何以成钢!从我做起,人人奉献光与热,那么,何愁社会不能风清气正?从今天做起,人人以助人为乐,那么,社会正能量才会永远“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