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者看台
李云勇
炎炎夏日,某保险公司联手另一家公司推出了新版“高温险”,一周保费3元,全国97个城市的市民可以投保,气温超过“理赔温度”,投保者就可每天可获赔5元,一周最高可获赔35元,每人每周保额最高为350元。各地理赔温度不一,如上海和南昌的理赔温度为38℃以上,重庆的理赔温度则要40℃以上,福州的要39℃以上。
“高温险”不算新鲜事物,数年前就有了。保险公司推出“高温险”,就算是亏了,也亏不了多少,总体可控也可赔得起。实际上,保险公司做过严格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分析,理赔温度又设定超高,事实证明,“高温险”应该不会亏。
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热捧“高温险”,倒是它给我们提了个醒,保险公司关注的是赚钱,赚得到,赔得起,我们怎么办?高温来了,我们能赌命吗?我们赔得起吗?我们要有应对高温的良好措施!
防暑设备咋样?比如作为企业,要把高温费及时发放外,更要关注好防暑设备的投入,为广大员工防暑降温创造良好条件。7月24日,某企业工会认真统计各基层部门冰柜等情况,要求下属单位尽快如实填报,没有的要补充,坏了的要及时修好,要及时让员工吃上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物品。
防暑药品咋样?炎炎酷暑,作为家庭要必备一些防暑药品。作为单位,更要统筹安排,如很多基层单位按人头落实,每人配发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班组配发凉茶、豆沙,指定专人负责;如果是出去野外高空作业,必须另外准备正气水、盐汽水等物资。总之,既要让员工个人有防暑准备,单位更得随时抓好相关防暑准备。
防暑知识咋样?这个真不是小问题。近日江苏镇江75岁老人家中死亡,空调却被调为制热模式,推测为死于中暑;60岁的王大伯将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时服用,引起乙醛中毒;有人在外高温作业,中暑死亡;一些中小学生为消暑下水游泳溺亡。生命宝贵,传授防暑技能岂能马虎?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每一条生命都是宝贵的。高温来了,生命赔不起,期望稀里糊涂的死亡悲剧不再上演!但愿“高温险”能成为警示珍惜生命的清醒剂,提醒我们把防暑工作做细做实,各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才能为保护生命筑起一道良好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