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见面审批”功夫应在“不见面”之外
  →

  察者看台

  李英锋

  时间长、收费多、盖章多、提供材料问题多,曾让很多人在办理政务业务时苦不堪言。近日在江苏南京,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申请营业执照,从进入审批系统到审批通过,仅需20分钟。办理公司登记、施工许可证发放、社保证明打印、市民卡挂失、二胎准生证等政务审批服务,如今都能在家完成。南京已进入从“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到“一次不跑,事情办好”的审批新时代。

  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东风劲吹,利好频传。浙江等地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而江苏的“不见面审批”则让民众和企业连跑都不用跑,直接在家里或办公室点点鼠标、摁摁手机就可办事,显然,从理论上讲,这种服务模式比“最多跑一次”服务更进一步,标准更高,也能够给民众和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

  但之前很多地方、很多部门政务审批服务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告诉我们,对于“不见面审批”不可盲目乐观,而是应该理性体验和期待。浙江为了推行“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布局多年,做了大量铺垫工作,出台了不少制度和措施,整合了很多审批服务资源,然而,在审批实践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事项不能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即便是今年4月杭州市长亲自出马在行政服务窗口体验办事流程、陪同民众或企业办事,还是因为缺这少那,在4个办事环节碰了钉子,没有一次性办成。那么,江苏“不见面审批”的成功率能够达到多少呢?民众或企业是不是在办理一些事项时也会因为种种细节障碍,无法获得高效的“不见面审批”,甚至要“见面”跑几次呢?

  笔者以为,“不见面审批”模式中的“不见面”只是一个程序性亮点,只是服务的一个“加分项”,而真正的核心服务还在审批服务部门的受理、审核、批准、办理等实质环节。要确保“不见面审批”的成功率,还需把功夫用在“不见面”之外,还需在很多细节上做文章,还需努力破除很多既有或潜在的障碍。一是要充分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凡是共享数据能证明的事项就不需民众或企业再提交证明,全面砍手续、降门槛;二是要各部门之间科学协调,理顺职责和流程,联办审批,让审批多在内部流转,杜绝扯皮,避免办事复杂循环或死循环;三是要严格限时办结制度和督办问责制度,倒逼审批服务人员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只要全面深入地解决好细节问题,破除审批障碍,无论是“不见面审批”还是“最多跑一次”审批,都能水到渠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不见面审批”功夫应在“不见面”之外
与爱同行是高贵的
规范机关干部着装不是小题大做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不见面审批”功夫应在“不见面”之外 2017-07-04 2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