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金秋时节,在古丝绸之路经由之地哈萨克斯坦,在郑和七下西洋曾经到访的印尼群岛,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真诚邀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把握历史规律、破解时代课题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全新平台,为人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正能量。
这两三年间,关于“一带一路”的书写,呈喷涌状态。现在具体有多少相关出版物面世,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在当当网上搜索,可以得到900余条结果。在各大出版社推荐的书单中,可以看到,书目涉及“一带一路”的解读、历史研究、地理探索、文化解读,以及沿途各地的语言与风土人情。了解“一带一路”是一个浩瀚的阅读工程。
以下书单,是记者根据书籍销售排行、各大书单曝光率、书籍的获奖以及美誉度整理而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彼得·弗兰科潘 著;邵旭东,孙芳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自产生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张蹇通西域到“一带一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将发现,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王义桅 著
人民出版社
这是国内首部从国际关系角度解读“一带一路”的著作。书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伟大倡议和国际合作公共产品,既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地缘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本书对此做了辩证解读。
《读懂“一带一路”》
厉以宁 等 著
中信出版社
《读懂“一带一路”》从历史、地缘、经济、外交等不同视角出发,从蓝图到施工,从回顾到反思,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由现任官员、经济学家、领域学者抽丝剥茧,从各层面将“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以庖丁解牛的手法细致呈现在读者面前。
《共同的声音 “一带一路”高端访谈录》
王琳 访谈
商务印书馆
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全球政、商、学界领袖对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外关系和全球角色的认知思考。这部历时近四年、足迹遍布亚欧非美四大洲的访谈录,由40余篇精彩对话集结而成,构建了开放、双向、动态的“一带一路”国际对话平台,真正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的合唱”。
《世界新趋势:“一带一路”重塑全球化新格局》
[美]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龙安志 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未来世界,是绝非偶然的必然预见。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国际经验,深厚的学识底蕴,详尽解读“一带一路”如何与世界创造、共享机遇,如何对现有全球化框架进行革新,把“一带一路”与世界的发展趋势对接。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
财新传媒编辑部 编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以“一带一路”为核心,深入讲解中国在不断变换的世界形势中的战略选择与应对;从当前政府工作入手,逐步分析“一带一路”的制定思路、核心内涵、实现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最终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带一路”对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穿越丝路》
李伟 编
中信出版集团
丝绸之路串起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本书详细讲解了丝路沿线文化,为读者展现一幅文化与文明的盛宴。编者亲历丝路,用美的图和文,展现“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从历史、经济、文明、器物、现场几个角度,深度挖掘“一带一路”在中国的前世今生,在历史上产生过的巨大影响,对当下及未来的巨大意义。
《“一带一路”视野下亚非经济圈重构》
马文琤 智宇琛 汪塞飞叶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中国的参与和支持下,中巴经济走廊、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经济走廊、乌干达—肯尼亚经济走廊和卢旺达—坦桑尼亚经济走廊的建设快速推进,并逐渐成型。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与东非各国合作的深入,上述四大经济走廊将成为环印度洋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同时,中国也由此获得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发展”的重要空间。
《一张图表看懂丝绸之路》
高亚芳、王力 编著
中华书局
丝绸之路在东亚古老的华夏文明中心和中亚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文明中心之间建立起长距离的交通联系,是人类进行长距离交通、商贸、文化、宗教、技术以及民族等方面长期交流与融合的文化线路杰出范例。本书采用一张图表的形式贯穿起两千多年的丝路历史,图文相辅,探索丝路背后的深层内涵。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