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覆盖人口
约44亿
约占全球63%
主要成就
生产总值
约23万亿美元
约占全球29%
基础设施
建设原则
中老铁路、匈塞铁路、中俄铁路、印尼雅万高铁、比雷埃夫斯港、汉班托塔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取得进展;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保持稳定运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和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继开工。
“六路”
“六廊”
“多国”
指“一带一路”沿线一批先期合作国家。
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合作框架
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 ,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
打造“三大共同体”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利共赢 互学互鉴
共商 共建 共享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四大理念
经贸合作
“多港”
指“一带一路”沿线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 9478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
25.7%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总额
1222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
15.2%
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底
中欧班列运行路线达39条开行近3000列
覆盖欧洲9个国家、14个城市
金融合作
截至2016年底,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为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中国出资设立的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额累计约60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达9822亿元人民币。
生态环保
中国努力打造以“绿色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合作平台,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环境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等活动。设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建立“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等机构,推动环保领域先进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应用。
人文交流
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正在建设的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投资合作
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
145亿美元
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5%
新签署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1260亿美元 增长36%
海上合作
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海洋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中巴联合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马联合海洋研究中心建设。成立中国—中东欧海运合作秘书处,在华设立国际海事组织海事技术合作中心。
中国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沿线国家设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学院,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在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20万,已与24个“一带一路”国家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2013年9月和10月 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014年9月11日 习近平在出席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2014年11月8日 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2015年3月28日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
2015年7月10日 上海合作组织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乌法宣言》,支持中国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2015年12月25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为亚洲地区长期的巨额基础建设融资缺口提供资金支持。
2016年5月26日 第九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发布《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倡议书》。
2016年8月17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8项要求。
2016年11月17日 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协商一致通过决议,欢迎共建“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
2017年3月17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2017年5月14日、15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