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本报讯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博大精深,判词文化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5月13日9:30,“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九十讲将在南华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由本土文化学者、资深律师邹鲁军主讲《中国古代判词的现代价值》。
判词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三次演变,不断发展、成熟,成就了判词儒家化和文学化的特点。它充分表明,在司法文书中能够用文学性的语言来弥补部分法律语言的僵硬死板,构建出一种适合阅读和表达交流的法律语言体系,这也为司法文书语言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