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面十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私拆隔离桩,注意疏堵结合
  →

  民生观点

  魏   姗

  近日,中山北路与蒸水南路交汇处的隔离桩被人“连根拔起”,导致人行道变成“停车场”。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司前街、湘江南路等路段。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不论是之前设置的石质隔离墩,还是目前使用的钢管隔离桩,都出现过被人搬走的情况,“而且是设置一次被搬走一次”(据4月25日《衡阳晚报》)。

  众所周知,职能部门在人行道沿线设置隔离桩,目的就是为了治理机动车乱停乱行现象。此举既能有效保障行人的人身安全,实现“还道于民”,也能防止人行道上的地砖因为机动车过往碾压而提前“退休”。既然此次私拆隔离桩的行为既非首例,也非孤例,笔者认为,在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当下,这样“煞风景”的不文明现象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可以说,设置道路隔离桩是维护城市管理和方便市民出行的有益之举,理应得到大家的配合和支持。可有些人却为了一己之私利,擅自将这些隔离桩搬走,将公共人行道变成“私家停车场”,这是置公共利益而不顾的行为。对于这类故意损毁、移动交通设施,执法部门表示要加大处罚力度,并依法处理,可谓民心所向。

  当然,整治私拆隔离桩,仅凭执法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联合街道、社区加大宣传引导,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市民交通意识,鼓励市民参与共治共管等举措,显得非常有必要。此外,不妨还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充分利用城区的“天眼”监控,让任性私拆者无所遁形。并注意落实相关法律责任,通过“长出牙齿”的法律威慑力,来“专治”这样的屡禁不止。其二,私拆隔离桩停车之现象为何频出,这与城市日益凸显的“停车难”问题不无关系。因此,想要根治这种不文明现象,还要注意疏堵结合,即想方设法增加停车位、督促驾驶员尽量把车停正、多绕点路找停车场、多为他人停车、行走着想。

  毕竟,只有人人文明停车、还道于民,才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养成文明停车的习惯,做到行车文明和停车文明,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换言之,只有人人都能做到文明停车,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向学术腐败开刀,唤回学术诚信
衡阳全搜索网同城婚恋平台
迁坟公告
整治私拆隔离桩,注意疏堵结合
衡阳晚报版面十二A12整治私拆隔离桩,注意疏堵结合 2017-04-28 2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