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刷流量的恶果
怎么破?
  →

  热点漫评

  魏   姗

  近日,央视报道影视行业播放量数据造假时提到,“水军公司”报价表中显示,可以在多家网络平台“刷流量”。其中,在某专业视频网站刷流量40元1万条,在某门户视频为15元1万条。而影视行业“水军”刷流量更为普遍,有公司工作人员自称群内“水军”上千,一天可刷取几百万播放量,最低30元可刷10万流量。

  其实,“水军”刷流量已成为影视剧营销环节的一项“标配”,许多热播剧的播放量和评分明显是刷出来的。比如据央视报道,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下309亿的全网播放量,且一天时间内播放量增加14亿。这意味着7.6亿网民都在看剧,且每人至少两次。

  这样惊人的数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猫腻,那为何众多出品方、制作方仍然执着于此?这是因为,现在不少人在看影视剧之前,都会研究一下近期“爆款”,再选择看不看。有的人甚至认为,一旦第一时间错过了高播放量的“爆款”影视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和小伙伴都没法好好玩耍了”!很显然,这样的跟风想法刺激了影视剧制作方,而“水军”刷出来的虚假流量,又继续发力误导了更多了观众。久而久之,数据就没有了可信度,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刷流量造成的恶果还不止于此。由于虚假点击量的泛滥,令一些原本制作精良的影视剧不得不买流量,以求不被“劣币”驱逐。长此以往,谁还会好好用心拍戏呢?其结果,很可能导致作品质量不断下滑和观众大量流失的局面。

  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刷流量“水军”,不仅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惩治力度,更为关键的是要筑起“防水的堤坝”。这就要求一方面从源头入手,在涉及刷流量利益链的各个环节,用心修建起防范“水军”的高墙,不断增加“水军”的工作成本,进而最大限度地压缩虚假流量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建立第三方的影视剧流量认证机构,比如实时检测网友搜索量、播放量,并进行专业化筛选,从而确定视频流量是否合理。同时,借助一些权威的影评媒体,建立起可信任的评价平台,为网友选择观看影视剧提供真实可信的参考渠道。

  不可否认,流量、数据造假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一大顽症,其打击和查处都非易事。尽管如此,也不能不管不顾、任其野蛮生长,毕竟,沉迷数据造假是没有永远的赢家的。换而言之,只有真正用心拍出来的好作品,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刷流量的恶果 怎么破?
守主业精专业才具核心竞争力
善心不老春常在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刷流量的恶果
怎么破?
2017-04-21 2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