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本报记者 何芬 通讯员 李霞
本报讯 3月12日,衡阳市迴雁诗社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总结去岁推力作推新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以7+1的模式,打造诗社新常态”的目标。
据悉,迴雁诗社成立于1985年,32年薪火相传,逐渐成为我省最有影响力的诗歌社团之一,志在为衡阳地域形象助力、加分,迴雁诗社的新年发展规划亦见章法。据迴雁诗社社长李镇东介绍:诗社2016年一步一个脚印,成立了党组织,社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深入到南华大学、衡阳师院等高校和长沙、怀化等地进行诗歌交流和讲座;推进了6次大型的诗歌朗诵、诗歌沙龙及采风活动;调动诗人们的创作激情,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大量的优秀诗作发表在《诗刊》《星星诗刊》《湖南文学》等全国各大重点期刊。
值得一提的是,诗社积极选派骨干成员参加国、省作协组织的学习,同时立足本土,放眼诗坛,创办了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为选稿基地,重新编印社刊《湖南诗人》。
新的一年,诗社将以7+1的模式,打造诗社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办好一个网站,出好两期刊物,编好一周三期公众号,开展好四次活动,出五本电子诗集,走进六所大学,规范发展七十名会员,评选年度八大诗人。
雁诗社瞄准“打造诗社新常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