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殖治污“衡阳经验”获肯定
全市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治污模式
  ■本报记者   武孝军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积极处理好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分养殖区域,推广多种养殖治污模式,在推进养殖业规模发展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间找到了“平衡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早在2014年,市及各县(市)区发布了畜禽规模养殖“三区”划定通告,“禁养区”绝不允许再新建养殖场,现有养殖场按政府部署逐步实现退养;“限养区”要严控新建养殖场,现有规模养殖场要加快污染治理,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治理到位;“适养区” 排放不达标的现有规模养殖场,计划用5-10年时间治理完毕,新建养殖场同时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去年,湘江及蒸水河城区段两岸500米范围内的养殖场已全部实现退养,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来自市畜牧水产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出栏生猪1049万头、牛13.78万头、羊69.02万只,家禽出笼1.049亿羽,生猪出栏和家禽出笼稳居全省第一。但是,全市仍有3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8000余个,特别是全市各类禁养区还有规模养殖场3000多个(栏舍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部完成养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为此,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殖污染治理,经常性对规模养殖业主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养殖规模的污染防治模式和标准,鼓励养殖户流转周边山地推广种养平衡,消纳养殖污染,实现循环利用。如今,沼气发电、“猪—沼—菜(鱼、果)”、工厂化治污等模式在各地涌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社区大改变 居民共建共享
明起开售中秋节汽车票
养殖治污“衡阳经验”获肯定
9月2日珠晖区水压低或停水
加强花园管护 清除违章建筑
“净美”环境酿“书香”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养殖治污“衡阳经验”获肯定 2016-08-30 2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