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改变
居民共建共享
■本报记者 周连武
本报讯 “环境变化太大了!受益的都是我们居民。”昨日上午8点半,张大爷正在雁峰区黄茶岭街道衡常村社区的健身广场里搞锻炼,他说原来这里可全是煤房,密密麻麻有百余个。衡常村社区大力推进“三清三建”工作,不仅扭转了居民的看法,更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实现了共建、共享。
衡常村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社区居民多为改制企业家属区居民,住处都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年久失修,路不平、沟不通,废弃物随意堆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
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改善市容环境,根据市、区政府要求,在黄茶岭街道的支持下,衡常村社区着力开展城市管理,“三清三建”工作,截至目前该社区清理162个楼道,12个卫生死角,清除废旧花盆、木板、杂物等309车,拆除废弃煤房113个、违章建筑18处,疏通排污沟600余米,清理化粪池35个,路面油化11852平方米,安装了41 盏高标准的LED路灯、健身器材20件、监控器24个,建设小广场3个等。
衡常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莉说,社区成立了监督小组,成员是社区居民,实行自治管理,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