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停车位
都将进行规范和规划
主干道交叉路口将是此次交通组织优化的重点
■文/本报记者 唐欧
图/本报记者 王翟
本报讯 记者从高新区建设局获悉,高新区正着手编制“高新区交通组织方案和停车管理方案”,以应对辖区交通运行方面日益凸显的一些问题。
据悉,本项目包含两大内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主要对高新区道路(交叉口)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渠化,共涉及75公里长的道路和50个交叉口;停车管理优化,将对高新区原15.0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内所有停车位进行规范和规划。
拥堵、占道停车等问题考验高新区交通格局
经过多年建设,高新区方格状路网已形成,各项交通管理设施配备较齐全,基本能满足交通需求。但随着近两年居住人口大幅攀升及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高新区交通体系由畅通向局部混乱、拥堵发展,部分道路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部分道路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如一些辅道利用率低,部分道路交叉口车道划分不合理,造成一边车道排长队、一边车道闲置。干路与支路相交路口交通组织不合理,导致支路上的车流对主干路车流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道路未施划地面标线,或已模糊不清,丧失其规范交通参与者通行的作用,给行车秩序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人行横道基本未布设指示标志及警告标志。一些道路路幅较宽,行人在一次绿灯的时间内无法完全通过交叉口,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
此外,占道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如长湖街、光辉街、祝融路的部分路段,众多私家车占道停车,导致沿线居住区早晚高峰出入异常不便。相反的是,高新区内大量配建的停车场空置,甚至部分被挪为他用。
方案编制已启动,现正进行全面调研
这些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市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对高新区交通管理和秩序提出的更高要求,今年4月,高新区建设部门正式启动关于编制“高新区交通组织方案和停车管理方案”的工作。
7月底,该项目完成招投标,中标的华蓝设计集团目前已启动对高新区所有路段和路面停车情况的勘测和梳理。
此项勘察将对高新区在道路网、停车、慢行、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并提炼焦点问题,指引近期优化重点。
交通组织方案将科学组织交通流,保证干路畅通,支路有序;将系统全面地优化标志标线,根据交通流进一步优化、渠化交叉口;强化违停、限速、闯红灯等电子监控设施的建设等。
停车管理方案则将分析高新区停车现状和需求,系统梳理现状路内停车泊位,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物红线外空间,制定停车泊位布局方案;将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的分布,在分析交通需求的前提下,提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布局的公共停车场建议方案;将制定停车管理的系统化措施与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