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热点发声

  “右肾消失”,别成罗生门

  “

  安徽村民刘某,去年6月因为车祸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胸腔手术,术中对移位的右肾进行了还纳。但在刘永伟的复查中,那个曾经还纳的右肾居然“失踪”了。涉事医院先说,这个肾脏“大约是萎缩了”,后来又发声明指责“报道中的内容严重失实”,术后两次CT复查均显示“右肾存在”。这样的说法让旁观者看得云里雾里。

  1、这起“右肾阙如”事件的真相如何,直接关系院方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兹事体大、不可不察。而且,面对患者提供的如此重要的线索,派出所为何不出警?徐州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办公室虽然“立案”,却为何将事件定为“纠纷”级别?  

  疑问还不止于此。比如,有专家称,按照医学常识,肾脏不可能短期“自然萎缩”,又没有手术刀口,这枚“消失”的器官究竟在哪呢?医疗鉴定能否给出一个权威答案?再比如,院方称“右肾存在”,如何证明该院结果属实,是否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介入,选择独立机构复查?这些问题,特别是患者与院方之间的“表述碰撞”,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核实,看看究竟是谁在说谎。这既是还受害方一个公道,也是给公众一枚定心丸。

  ——《京华时报》 欧阳晨雨

  2、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互不信任的大背景下,这起肾脏“消失”悬案,已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涉及医德与司法的社会焦点,触动了众多“与本案无直接利害关系,却逃不过生老病死”者的敏感神经。所以,这事没法不了了之。涉事医院一会说“肾脏萎缩”,一会又声明“右肾存在”。无论这个肾目前是“萎缩性存在”,还是“失踪”,恐怕至少是“失效”了。

  就算医院没有将这个肾“移做他用”,但“还纳”本身显然也是不成功的。何况,这个肾到底是不是还“存在”于患者体内,仍有待调查澄清。当然,医学本身是有局限的,手术也存在失败的可能,如果这个肾脏没迈过这种坎,问题的性质则大不相同。怕就怕,有人故意混淆技术失败与人为搞怪,社会要求厘清的恰恰是这一点。进而,对于搬弄是非的责任人或违法犯罪的嫌疑人,应严惩不贷。

  ——人民网  蒋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警惕网络投票的“伪民意”
应急电话怎能成摆设
免费赠书活动公告
吐槽多多的“毕业论文”,如何安放?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 2016-05-09 2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