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旭升小学语文组教师许荣丽在衡阳市“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比赛中,荣获市二等奖。
4月19日,该校语文组教师蒋薇参加湖南省小学语文“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课研究中,荣获一等奖。
4月20日,在衡阳市第十一届“小学德育教师教学育人风采竞赛”中,该校语文组教师唐丽荣获思品课课堂教学一等奖;谭宁老师、欧雅琼老师获思品微课设计一等奖;刘星老师获思品微课设计二等奖。
4月26日,该校语文组教师李桂琴在石鼓区小学语文微型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
近段时间,旭升小学可谓喜讯不断,捷报频传。
长期以来,旭升小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那么,这样的“名师团队”是如何“炼”成的呢?
大投入送教师外出“充电”
2014年10月16日夜晚,旭升小学语文教师彭蓉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本次活动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观摩了各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收获之大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震撼之深无法用话语可以表达。走近名师,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他们的可贵,一次又一次地感叹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的精彩,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
她之所以激动地写下这段话,是因为前一天,她与学校的十余位教师一起赴长沙观摩学习,与小学语文界的窦桂梅、吉春亚等名师面对面地接触、聆听、学习。像这样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在旭升学校有很多很多。就以2011年暑假为例,先后有将近二十位老师赴耒阳、长沙、上海、杭州、北京参加衡阳市、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学习人数几乎已经到了全校教师的一半,培训费用将近7万元!
但周萍校长说:“这钱应该花,花得值!”
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星期二的早上,旭升小学2(4)班教室传来了孩子们清亮的朗读声,而全体语文、国学教师都坐在教室的后面,凝神谛听着王婉露老师的国学汇报课。课毕,教师们议论纷纷,“真是精彩!”“没想到国学课还可以这样上。”是的,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故事、音乐、动画,学生朗读、变换节奏读、敲击乐器读,感悟、思考、发表见解,扎扎实实,却又趣味横生。“到北大去学习让我获益匪浅。《小学国学经典课程的教学实施》这次讲座使我对国学课怎么上心里有了底。因为这次讲座把教学目标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如何处理、教学过程如何控制、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课程资源相关开发都做了具体阐述。没想到,国学教学都有这么多的理论知识。”王婉露老师谈起暑假北京学习的经历,眼眸都亮了。因为满载而归,所以,她通过上示范课要把最先进的国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展现给全体教师。
或许彭蓉老师的一席话最能表现老师们的想法:“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培训’就是给老师们最大的福利,因为可以与名师美丽邂逅,因为可以追求心中的‘理想课堂’……”
语文组教师李桂琴在石鼓区小学语文微型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语文组教师蒋薇参加了湖南省小学语文“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课研究中,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多渠道让教师全面“提质”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旭升小学领导层深谙这个道理。
学校多渠道培养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近几年来,学校相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全国各地的名师来校讲座,为老师们传经送宝。许多老师表示,专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令他们受益匪浅。
“青蓝工程”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条重要渠道。进入旭升小学工作不过五年的蒋薇老师是最能体会成长的幸福感的。因为半个月前,在湖南省优秀教师说课比赛中,初出茅庐的她就获得了省一等奖。不光是她,谭莉、李桂琴、谭宁、欧雅琼等老师的上课比赛一等奖、说课比赛一等奖、论文比赛一等奖……一大批年轻教师在旭升小学迅速成长起来。因为在这里,个人的专业成长能够得到良好的指引和宽广的平台。“青蓝工程”使每一位青年教师甫进校门就会得到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个人专业成长之路也因此而明朗、平坦许多。学校实施的“一、三、五”工程,使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型、五年成为教学骨干。
对于旭升小学来说,所有的教师都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资源。学校尊重所有教师的个性发展,建立合理的教师研修共同体,让所有的教师之间形成相濡以沫的伙伴互助关系,使学校成为不断碰撞出教育智慧的场所,也使更多的教师在其间体会到身为教师的幸福。
重协作使教师整体“升级”
一个团队,就是一种精神。团结力量大,能够发挥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各项工作中团队合作处处可见。
众人拾柴火焰高。语文教研组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组内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所有青年教师都能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有经验的教师毫无保留地把教育、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整个备课组是一个大集体,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找到同伴获得帮助,办公室里随时随地的“聊天式”集体备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时,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一有灵感,大家立马翻开备课本,笔走龙蛇,好不惬意……这种互帮互学的氛围使备课组每个青年教师都能迅速成长起来。
集体备课,让教学最优化。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校提倡不拘一格而具实效的集体备课方法,集中年级学科教师智慧,群策群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达到增进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每次集体备课都成为一次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后更注重教学反思的撰写,在个案中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并定期交流,将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在这种交流碰撞中,不仅增进了同事间情感,更是让专业知识得到共同提高。每学年末教研组整理编辑各年级集体备课优秀资源,形成校本教材,供下学年教学参考。
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合作的环境,学校教研风气异常浓厚,每位教师都力争做新时代的“科研型”教师。这些都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工作扎实,教风严谨,团结协作,敢于争先,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近三年来,仅语文组在全国、省、市的论文、上课、教师素养比赛中获奖就达百余人次。
衡阳市第十一届“小学德育教师教学育人风采竞赛”中,语文组教师唐丽荣获思品课课堂教学一等奖;谭宁老师、欧雅琼老师获思品微课设计一等奖;刘星老师获思品微课设计二等奖。
旭升“生本课堂”交流活动中老师们认真记录。
语文组教师许荣丽在衡阳市“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比赛中,荣获市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