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看《衡阳晚报》的读者,对“林书传”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他曾因《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系列展引发全国多家媒体争相关注,作为林书传的家乡媒体,本报曾对其进行过深度专访。
当年,他策展的《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是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重点学术项目,以五年为基数,在全国范围内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对“非体制”艺术家进行深度的调研、真实的呈现,旨在还原中国艺术生态完整的面貌,并以此引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此可见,他对青年艺术生态的思考深刻且具有影响力。
林书传如今任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青年,戴一副极具文艺气质的黑框圆眼镜,常爱穿棉麻服饰,看上去温文尔雅。他2007年开始从事艺术策展工作,长期以展览、文献、纪录片方式关注中国非体制年轻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状态。在《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之后,他还策展了《亚自由》等长期展览项目及邱志杰、岳敏君、朱赢椿等艺术家个展。
5月11日,他策展的China Now——Define the Indefinable(定义不可定义)将在英国伦敦地标性建筑OXO Tower展厅举行。这意味着他的策展之路已走向国际。
林书传:将赴伦敦做美术展
三个青年在“老雁城”的施工工地现场 罗盟 摄
■本报记者 李 娟
实 习 生 王子轩
艺术似乎总高高在上,从来都不大“亲民”!然而,雁城有三位青年艺术工作者,他们却构想了一个接地气的“艺术舞台”。他们以饭店为载体,要将衡阳的美术、音乐以及各类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给前来用餐的食客。
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他们是何许人也,竟如此玩艺术?一番探究,才知他们身上的标签分别是:艺术策展人、电影制片人、建筑师。
艺术策展人林书传曾策划《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亚自由》轰动全国。5月11日,他将前往伦敦,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带向国际。
青年电影制片人肖乾操,曾策划、制片了金熊奖电影《白日焰火》、何炅首部导演作品《栀子花开》。如今,他总策划并且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暴雪将至》已入选2016年“第69届戛纳制片人工作坊计划”。5月10日,他作为代表中国的仅有5位制片人之一,将应邀远赴法国出席本次戛纳电影节。
建筑师宋晓月在世茂集团从事地产开发的设计管理和一些跨界设计工作。他的作品两次展出于国内唯一以建筑和城市为主的双年展,现在他负责管理广州第五高楼金融城汇金中心的全盘设计。
可以说,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相当“优质”,但为了“回归”,为了心中的故乡情结,三人凑一块儿,弄了这么个展示艺术的饭馆,它就在衡阳。
这三个人的故事,似乎越听越有味。借着“五四”青年节之际,且来慢慢品罢。
肖乾操:《暴雪将至》入选2016年戛纳制片人工作坊
关于肖乾操,先来看看他的个人经历:
他是百年影业创始人之一,现任世纪百年影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目前从事影视剧的策划、编剧、制片工作。
2009年,独立拍摄反映衡阳市大型国企冶金厂的纪录片《冶金制造》,入围第十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2011年,进入江苏广电总台担任纪录片编导。
2012年任江苏幸福蓝海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制作主管,担任电影《白日焰火》前期策划、制片、官方纪录片导演。2014年2月代表《白日焰火》出品方参加第六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终《白日焰火》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并上台领奖。
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策划何炅首部导演电影《栀子花开》,并且担任电影执行制片人。2015年7月至今,总策划电影《暴雪将至》,并且担任电影制片人,入选2016年中国电影基金吴天明青年专项电影基金戛纳制片人计划,并受邀参加第69届戛纳电影节。
关于电影《暴雪将至》更值得衡阳人关注的是,这部作品预计今年12月开拍,取景都将在衡阳,譬如:衡阳的一些老厂、衡阳火车站以及衡阳周边县城等都将成为电影的取景地。
这位1987年出生的电影人,用“乡愁”解释了自己想到家乡拍电影的初衷。他说:“花高成本将团队以及知名演员带到衡阳来拍摄,不仅是因为雁城的气氛与电影的要求相符,更深层次的缘由还是心中割舍不下的故乡情结。”
“艺术平民化”的构想
发扬衡阳地方文化
“艺术平民化”是一个概念,如何落到实处,真正让艺术走近普通老百姓?
这三位年轻人抛出了独具一格的构想:以一家饭店为平台,这里是衡阳百年老宅的形象,这里有衡阳最传统的美食,更重要的它是衡阳艺术的汇聚地。美术作品可以到这里展出,花鼓戏、渔鼓、皮影等各色地方艺术可以在这里上演……
“它形式上是一家饭店,其实是一个艺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林书传这样解释。
他们的饭店取名“老雁城”,“实际上就是再现衡阳本土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衡阳的经典文化艺术,让雁城人民在衣食住行中与各类艺术零距离接触。”
肖乾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想将饭店打造成衡阳的文化地标,为传承雁城艺术做点力所能及、且有意义的事。”
宋晓月:管理广州第五高楼的设计工作
1987年出生的宋晓月,看上去还像一名青涩的大学生。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大男生,如今竟是我国知名企业世茂集团一名建筑师。多年来,他已在建筑设计领域颇有建树,并获得过诸多荣誉。
2009年,他凭借《树屋》方案入围汇丰绿色住宅国际竞赛奖,并和哈佛、麻省的入围者一起受邀参加同年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
2011年,他进入冯果川工作室担任项目建筑师,负责设计了深圳华强北立体街道、深圳安拓山博物馆等地标项目。
2012年,他参与土木再生(乡土营建类NGO)回溯项目,创作市民互助搭建方案《再生纸管房》,并再次展出于2013年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
2014年,他带领团队赢得了深圳后海喜之郎总部国际设计竞赛。2015年,受邀加入世贸集团,负责管理广州第五高楼(320米)金融城汇金中心的全盘设计。
他说,原本公司工作已较为繁忙,但这次依然会同两位衡阳老友共商“饭店计划”,亦是源自心底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对故乡文化的一份回馈。
近期,为了饭店的装修设计,他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之后入睡,饭店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一个物件的摆放朝向,都由他亲自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