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潭”探源
  文国清

  相传龙生九子,最小儿子为貔貅,偶犯天规,罚为水神坐骑。一日随水神巡游湘江,趁水神与火神祝融下棋谈天之际,貔貅私会民女“思”于湘江之侧,再触天条。玉帝大怒,命投“思”于江中,挥玉如意压貔貅,如意化为山,名曰“船形山”,玉帝禁以貅命名而曰“巫子”。貔貅虽被压,然“船形山”怎能压得住他,强抬头终年面向湘江,千百年来思念湘女“思”,貔貅头被后人称为“乌子大岭”,“乌子大岭”盛产野果叫“乌泡子”又名野树莓,学名“覆盆子”……

  有词为证:“思往事,总成空,皓月多情照画栊,死别生离徒太息,年华易老又秋风;心上愁、眉上愁,无际皆卿共白头,相思怎罢休!恨悠悠,思悠悠,魂断湘江乌岭秋,月明人倚楼!”

  斗转星移,千百年间,貔貅念湘女之邻贫苦,故广积财富吞于肚中,只为救助湘女众邻……后人独爱貔貅,不只是因为貔貅聚财,更因貔貅重情重义,乐善好施。

  数千载后,龙母思念儿子,率余下八子下界探亲,见貔貅压“船形山”下,九龙双泪直流,泪水哗哗流淌,瞬间竟成十八条溪流,水深成潭,故名“十八潭”。而思念之苦莫过于龙母,泪水不干,后人称为“龙母潭”。“龙母潭”也就成为“十八潭”中第一潭,当年潭深千尺,方围数十丈,然天长地久,沧海桑田,第一潭慢慢由大变小化为涓涓泉露,只剩下一口古井了,当地人有的也就改称“龙母泉”。 貔貅在龙王诸子中生性聪慧,有继位之望,貔貅所压之处亦名“王子乙”,后人称为“王帝乙”,龙母探望之地取名“探子冲”,而“十八潭”一改过去此地无名历史,而成为最早的地名。

  明清时期,商贾之人于湘江支流洣水段设商船泊位,以上下货物,取“十八潭”中“潭”字与泊位的“泊”字,作新地名为“潭泊”,至此,“十八潭”古地名如同她流传千年的传说一样,慢慢淡忘了! 

  古往今来,天下游客在朝拜完南岳衡山后,均会过湘江,探雷市,溯洣水而上,自“潭泊”登岸,遥拜“武子大岭”;然后穿“潭泊垅”,越“船形山”,经“四柱亭”,沿“石枧冲”水库左岸北上,见“八字槽门”,攀“象形咀”至“十八潭”原址,求取“十八潭”天然古井“龙母泉”水,焚香沐浴。

  怜龙母思念貔貅,千百年来泪水不干,而“龙母潭”虽由大变小成为“龙母泉”,却历经千年从未干涸过,“龙母泉”泉水味美甘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于人体有益,且冬暖夏凉,故千百年来潭泊人民莫不敬而取之,并悉心保护至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新琼瑶
“十八潭”探源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十八潭”探源 2016-05-05 2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