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尚贤
为政之本
  谢厚新

  原文: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刼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越武灵王年五十而饿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而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襄王得国。由是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俊贤。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

  《群书治要》卷四十三《说苑治要》第578页

  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读书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

  大禹使夏朝兴旺,夏桀使之灭亡。成汤使商朝兴旺,纣王却使之灭亡。阖庐使吴国战无不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却被越王勾践俘虏,国破人亡。秦穆公使秦国显赫于诸侯,得到了周王的封疆,秦二世却被赵高杀害于望夷宫。当皇帝的名号、权势虽然相同,然而功过、成败却各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用的人各不相同。正因为如此,周成王即位时虽然还不过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由于有周公的辅佐,各国诸侯照样在朝拜他。赵武灵王在五十岁时被公子成、太傅李兑围困在沙丘,活活饿死,就是由于任用了李兑这样的人。齐桓公因为得到管仲,多次会盟诸侯,称霸一时,安定天下;失去管仲后,任用竖刁、易牙等奸侫小人,被这些人软禁饿死,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为天下所讥笑。在一个人的身上,既有荣又有辱,原因在所用的人上。魏国因为有了公子无忌,被侵削的国土才一一收复;赵惠文王因为任命蔺相如出使秦国,才使秦国不敢再出兵攻打赵国;楚国因为有了申包胥去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求到了救兵,才使被吴国打败流亡他国的楚昭王回国复位;齐国因为有了田单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才使齐襄王得到王位。从上述历史经验来看,国家没有贤臣俊士辅佐,而能够取得成功,树立名望,转危为安,救亡继绝的,还没有过。所以国土不务求大,而务求得到民心;辅佐的人不在多,而在得到真正的贤才俊士。

  点评:《说苑》中的这段话用鸿鹄致远、泛游江海等生动比喻,用大禹与夏桀、成汤与纣王、秦穆公与秦二世、齐桓公等进行对比,鲜明地阐述了要平治天下、建业创功务必尊贤,得贤者安昌,失之者危亡。尊贤,最高境界就是要把它作为一项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一个地方的基本建略、一个单位的基本思路。尊贤,就是要礼贤下士,位子再高,工作再忙,也要把求贤用贤作为第一急务。尊贤,就是要对四方之士、各行各业的英才,求之若渴、恭敬以待。尊贤,就是要爱才好贤,尊重古贤也要尊重今贤;礼敬近贤也要礼遇远贤。好贤之心常有,则贤才常有,好贤之心常无,则贤良俊士远矣。尊贤,就是要以贤为贵、以贤为亲、以贤为宝、以贤为用、以贤为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天生奇才孔融的坎坷人生
知尚贤 为政之本
康大和妙对卖竹蛏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知尚贤
为政之本
2016-02-27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