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面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鹏:废寝忘食的“陪夜”医生
为患者拍背排痰的吴鹏。
吴鹏的笑容让患者感到心安
 

  ■通讯员  陈敏

  

  吴鹏,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成人重症监护室专职医生,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第一个重症医学班,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湘雅附一进修重症监护一年半。

  吴鹏,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一些同事眼里,吴鹏有些行为不被人理解:做了几个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就觉得没什么好学的要求换科;放着执业医生不当,到xx科做市场策划;科员干了半年又觉得还是做医生有尊严……但在副院长黄菊芳和一些跟他有过深层接触的同事眼里,医生吴鹏抢救病人有激情、肯担责、愿付出。   

  从今年3月湘雅归岗到目前,吴鹏和他所在的成人重症监护团队成功救治:4例感染性休克,4例保留子宫的产后大出血性休克,4例27-28周重度子痫前期,1例羊水栓塞,13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交谈一小时,吴鹏两次翻出他手机里收藏的《产科羊水栓塞综述》、《国际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指南》兜售给我。且不说在有限的沟通时间里,我有我要达到的目的,仅认真读一遍他推荐的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资料,没两三个小时怕也下不来。我似乎触摸到了他难以被人接纳,因而苦恼的缘由。

  疾病的发展有因果,医生要多问为什么

  两次采访,吴鹏留给我认真和较真的印象。第一次我对他南华大学“重症医学”专业背景表示有些怀疑,据我了解在国家认可的11个医学门类、44个专业里,找不到“重症医学”。想不到他复印了20多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嫌麻烦的三次找到我办公室。此次约谈,他又复印了10多页病程记录期望我阅读。

  人与人交往,过分较真不招人爱、容易得罪人。但在疾病诊疗中特别是对疑难杂症的诊疗,探因求原的较真性格却是构建一个好医生的要素。有个71岁肿瘤病人,术前相关指标正常,术后3小时出现高烧、心率150次/分。吴鹏认为老年心率本来偏慢,约在60上下;经询问又得知患者手术过程中腹肌很紧张,加上过快的心率,便坚持是误吸引起了早期感染性休克,主张更改能兼顾抗厌氧菌、抗G阳性菌、抗G阴性菌作用的抗生素。也许是他言语不当,也许是他自己太负面在意他人的不同意见,吴鹏叙述给我听时,满腹的委屈仍然溢于言表。好在上级医生指示按他的想法处理,第二天患者相关指标回复正常。

  吴鹏说,疾病的发展有原因、有过程,没有无缘无故的病情变化,他喜欢“为什么?”三个字。

  临床积累丰富治疗经验

  眼前的吴鹏板着手指数他将近一年的战绩,听到他说有4例27-28周重度子痫前期保胎患者经他们治疗5天,分娩后婴儿居然不用进保温箱,我像听到太阳西边出一样惊诧、质疑:怎么可能,即使保胎7天再分娩,孩子也不到30周,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度过体温关、呼吸关、吸吮关、感染关!

  他当场拨打肖捷医生电话以证实自己所言不虚。接着强调:对早期重度子痫前期保胎患者“两个控制、一个中心”很关键。“两个控制”,一是液体总量控制,每天摄入应在200-300ml。总量不控制,胎盘水肿,促胎肺成熟药物用得再多也难以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体内。二是血压控制,既不能降得过快、过猛、过低,也不能波动范围太大。“一个中心”指中心静脉给药,不受浓度限制、可以下猛药是它有别于外周给药的最大特点。他说可能是这些原因,使这种患者的保胎效果比较好,妊娠结局性价比较高,可惜案例太少,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今年,吴鹏及团队还成功抢救了4例没切子宫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他总结说:出血量猛、多不怕,只要子宫缺血缺氧不超过12小时,通过内科干预就能达到保留子宫、控制出血的目的。

  好医生是“守”出来的

  前几日,衡南县一位妊娠20周保胎孕妇因胎死腹中后出现高热、心率增快而入院,5个小时后陷入昏迷。转至吴鹏科室时,患者体温39.5°C、心率160次/分、呼吸30-40次/分、血压80/50MMHG。吴鹏认为:体温每增高1°C,心率增快在10次左右,患者体温39.5°C,心率在100次上下可以理解,现在达160次/分且伴有血压下降等表现,应该考虑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

  他告诉病患家属:这种疾病死亡率在60-70%,何况死亡胎儿还在患者腹内,如何取胎儿、何时取胎儿都是管卡。他能保证的是“我守着,不回家也守着,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处理”。其诚意打动了患者家属,表示“不转院,就地抢救”。前来会诊的上级医生支持了他的想法,扩容、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紧跟而上,12小时后趁患者体温、心率等指针趋于平稳,抢救团队立即剖宫取胎。因为手术刺激,术后患者所有的指标再次回弹,体温一度升高到40.5°C、尿量减少。随后4天,他没出病房一步,吃住在科室,详细观察患者的每一个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措施。当患者从床上站到地上的那一刻,吴鹏握着她的手开心的笑了。那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学时,有位心内科老师告诉吴鹏们“好医生是守出来的”,在湘雅重症监护科,科主任常说“没有突然的病情变化,只有你没有及时发现的病情变化”。自3月归岗后,几乎每一个在该院成人重症监护室停留过夜的病人都享受过吴鹏“陪夜”的待遇。10月为抢救一个羊水栓塞患者,他创下7天“陪夜”记录。

  吴鹏才28岁,孩子才2岁,从3月归岗到8月科室新增一个专职医生,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他“抛妻弃子”基本吃住在院,睡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15天。吴鹏用行动践行了师长们的教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吴鹏:废寝忘食的“陪夜”医生
兔唇能治疗,无肛门也可治
引进“信息快速应答护理模式” 减少护士25%工作量
衡阳晚报版面九A09吴鹏:废寝忘食的“陪夜”医生 2015-12-12 2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