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平方米,除此还有超过70亿平方米的在建面积。社科院3日发布的《中国住房报告(2015-2016)》更是直指,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库存去化就需23至24个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地产行业在经历十年高速发展期的同时,积聚了资源错配、供需不匹、投资过热等诸多问题。在住房需求井喷,经济高速发展的过去上述弊病并不明显,但随着行业内外部环境愈发艰难,长期形成的积弊逐渐浮出水面,有专家判断住房市场的“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过剩,中央屡次将去化摆在了调控的显要位置。
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表态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就在第二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表态,要“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等消费”。
中央基调已定,地方政策疾行。
11月19日,山西省专门发布通知,取消商品房购房限制,包括取消购买商品住房套数、户籍、年龄等限制;12月4日,河南省濮阳市宣布对农民进城购房予以补贴,并降低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最低标准;12月9日,杭州市富阳区下发通知,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者给予购房款1%的补助……多地楼市政策“松绑”,以补贴促进住房市场消费的政策潮此起彼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临近,全国性、地方性的楼市刺激政策料将陆续出台。
民生证券研究所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房地产信贷和利率政策有望进一步松动,尤其是住房公积金的作用有望得到强化,“国家住房银行”或提上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