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我接班时,班上新转来一个女孩子。她叫李静,与同学相处并不好,有一次甚至拿铅笔戳到了同学的皮肤里。
通过家访我才知道,她爸爸在北京做厨师,妈妈身体不好,患有乳腺癌,家里还有个小弟弟。她在家也是不让人省心,总爱与弟弟发生冲突。于是,我找她谈心,知道她并不是恶意,只是脾气有时大了点,控制不了自己。
我知道她喜欢看书,就把她带到自己家,让她挑对成长有用的书,让书中的智慧改变她。让同学们接纳她,并让脾气好、温柔的女生做她的同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看她作文表达能力挺强,就通过周记的方式与她聊家庭聊学习。慢慢的,她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了。
我知道她是个敏感又早熟的孩子。可这个孩子又是个可怜的孩子,五年级时,在我去医院探望后的第三天,她妈妈病逝了。看到李静手臂上的黑袖章,我心里难受极了。我告诉她,虽然妈妈走了可还有爸爸、奶奶、弟弟这些至亲的人在身边,还有老师、同学们都关心她,有问题就找老师,老师就是你的妈妈。但我并没有在班上宣布,免得这个孩子受刺激,也怕别的孩子瞧不起她,而是安排与她关系较好的几个女孩平常多注意点她的思想行为。我与她父亲和奶奶随时保持联系。在我能给予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关心她。学校有困难补助,我首先想到她,有机会参加比赛,我都让她能免费参加……“六一”活动,我给她买了新发夹和裙子。渐渐地,灿烂的笑容又回到她的脸上……
为了弥补这个孩子失去母亲的缺憾,我还特意在班上给女孩子上了几次心理卫生课,我得让这个孩子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当别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并得到母亲的人生经验和教导时,我也给她这种经历和体验。
在六年级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我特别注意她,我希望她得到人生的启示——我们要好好活下去。课后,我安排学生写读后感《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个孩子交上来的作文很让我欣慰。她说妈妈,你在我心中并没有走远,你放心,我会好好的,会好好照顾自己和弟弟……
用心用爱让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仍能阳光地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