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里曾有个孩子,他小时天真活泼,爱说爱动。来到学校后变得有些调皮捣蛋,甚至有点霸道,同学们都称为“调皮王”。
过了一年级,他仍没有纪律观念,上课随便发言,随意走动,课间在教室里追追打打,像一匹不服驾驭的野马。而且,他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考试不及格。如不及时帮他改正这些毛病,那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天,我看到他和父母在公园里玩,于是我便上前去与他们攀谈。这时,我在一旁的假山上发现有成群的蚂蚁,整整齐齐的排着队在搬家。我见此灵光一闪,借机和小孩谈了起来。我带他观看蚂蚁有序的队伍,一面告诉他这就是组织纪律,再类比到学校里,学生听从老师的教育,安分守纪也是组织纪律。另一面告诉他正是组织纪律让蚂蚁们能有效的在下雨前搬好家,学生遵守纪律也就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好自己应学的知识。
个人所见与类比,让他对组织纪律有了粗浅的认识,但类比的功效有限,必须要有人的事例来触动他。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纪律观念,我建议他的父亲多带他去家附近的武警中队,观看战士们训练队列。战士们严明的纪律性有效地教育了孩子,加深了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这孩子终于克服了散漫的毛病。
纪律观念强了,接下来就该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了。于是我在学校里常讲一些古时人们刻苦学习的典型故事,来让他看到学习的好处与必要性。从战国苏秦的“六国相印”,到东汉匡衡的“凿壁偷光”,再到周恩来先生的远大抱负……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无形中一点点地改变他的学习观。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孩子们都爱看“小人书”、“连环画”。我让他的父亲有意识地买有关学习的“小人书”这类儿童书籍。书中把故事通过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孩子在津津有味地阅读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激发他对读书的兴趣。渐渐地,他那不写作业的毛病不仅被克服了,而且还爱上了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几年后就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重点中学。
习惯得以改正,兴趣得到培养,进入中学后,这孩子更加的努力、自觉,不仅学好了本分的知识,而且还在课外读了不少书籍。最终,他以全市文史类第六的成绩被一名校录取。大学,研究生一路顺风顺水,现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