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3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君子如你

  ■谭惠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反复品读,仿佛能看到周郎手持羽扇,气质儒雅、风度翩翩从字里行间闲庭信步而来。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外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外公身材高瘦、眉宇清秀,生于战乱时期,曾是一位饱读私塾的儒士。书生本弱,外公却难得心若钢铁、胸怀报国之志。1955年,外公满怀豪情踏上从军之路,被分配到驻上海的空军地勤部队。1960年退伍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物化教研室当实验员,久居在这座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化殿堂,钢铁硬汉更添了许多书生意气。因受外婆的海外关系影响,加之对家人的思念,1961年,外公申请回到衡东县霞流镇老家,在衡东铅锌矿工作直至退休。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当教员,抑或是回到家乡,甚至直到如今耄耋之年,外公依旧是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也许是一辈子饱受书香的浸润,记忆中,外公说话一直轻声细语、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气度,如今银发白眉,笑意盈盈,更显温文儒雅。

  我出生在外公工作的地方,我的童年在外公和风细雨、柔情蜜意中度过。总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窗外鸡鸣鸟唱、太阳初升的时候,外公总会轻手轻脚为我穿衣、刷牙、洗脸。外公用他那湿湿热热的手为我擦脸时的余温,和当年那束温暖的阳光一样,还久久留在我曾经稚嫩的小脸上。外公的爱和温柔,还摇曳在他翘起二郎腿抱着我“打摇摇”的时光里。外公会把好吃的“藏”在他隐秘的小柜子里,常常变魔术似的从手中变出糖果,剥开塞到我的小嘴巴里,然后把我抱着放在他翘起的二郎腿上,一边上下轻轻晃动打着“摇摇”,一边满脸笑意扶着我的小手一起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鸡崽子恰糯饭,鸭崽子恰浮漂,大人恰了寻事做,细伢子恰了打摇摇……”在我混沌尚幼之年,外公就经常将唐宋古文、名篇佳作“反刍”于舌端,哺乳少年黄喙的我。聆听他对松间明月、大漠孤烟、野渡横舟、小桥流水的深情吟诵,读罢那些屡遭浩劫而永不褪色的千古文化,心如春水、口留余香,从此,我的心灵便多了一份诗情画意的梦想。摇着、唱着、念着,我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定居衡阳后,我陪在外公身边的时间就更少了。今年6月,外公突然说想来我这看看。外公的突然到访让我满是惊喜,自从外婆去年仙逝,这是外公第一次“出远门”。外公选择到石鼓书院走走。88岁的老人,身子骨依然硬朗,背靠着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说一路笑。走过石桥,穿过禹碑亭,来到石鼓书院山门前。“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外公读着两侧的门联,一边用手触摸着,一边淡淡地笑。来到先师孔子像前,外公眼里流露出一个读书人发自内心的敬仰。登上大观楼,远眺来雁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微风吹散了我耳边的头发,吹动了外公的汗衫,也吹走了积郁在心中的那片尘土。和外公走在书院里,时间仿佛慢下来许多。许久未曾这样近距离深刻感受外公苍老的模样,那一道道皱纹如刀刻在脸上,谈笑间轻轻颤动着,清晰而又硬朗。外公轻声低语,像是诉说,又像是感叹,“不管这个世界多么海阔天空、繁华似锦,都没有一家人平平安安相伴一起重要了”。

  多么希望这样的时光永存,让年迈的外公尽享子孙承欢膝下的幸福,让这一份诗情画意、翩翩气度久久地浸润我的心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阳刚阴柔都是美
云上的村庄
赶 场
君子如你
也说喝茶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君子如你 2023-08-13 2 2023年08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