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唐兰荣)工地上,推土机、挖机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集中去表腾地、新修土堤、土堤加高培厚、浆砌石固脚及空心六角块护岸……1月21日,记者在耒水白鹭湖防洪堤保护圈综合治理现场看到一片忙碌的冬修水利场面。
耒水白鹭湖防洪堤保护圈综合治理工程堤防全长1.63公里,概算投资3200万元,主要建设包括新修土堤,土堤加高培厚,浆砌石固脚及空心六角块护岸、草皮护坡,改建涵闸。完工后,将在白鹭湖防洪堤保护圈形成5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圈。
“点多、线长、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不敢有丝毫懈怠。”珠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0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通过合理优化工期,形成了一个大面积施工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土堤填筑任务的70%,浆砌石护坡任务的40%。”
在湘江茶山防洪堤保护圈综合治理现场,施工人员也正在进行堤基深层搅拌桩防渗施工。这是一种成熟的防渗处理技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堤身和堤基的软土、砂土和固化剂进行强制拌合,使土体硬结从而提高地基、堤身强度,达到治理堤基管涌和渗漏的目的。据悉,湘江茶山保护圈治理工程全长10.44公里,概算投资1.84亿元,2020年10月省水利厅下达第一期实施计划,投入中央资金2372万元,实施堤防治理2.9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堤基清表,正在进行堤基深层搅拌桩防渗施工。
珠晖区作为衡阳市的东大门,三面湘江环绕,耒水横穿全境,河岸线长达104公里,防洪堤长达78.6公里。防洪堤大都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防洪减灾任务重大。珠晖区水利局主动作为,以“工匠精神”筑牢防洪工程,凝聚治水兴水合力。2020年争取中央中小河流治理专项资金3426万元,对1.63公里耒水白鹭湖防洪堤和2.9公里湘江茶山防洪堤进行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项目区域防洪标准将从10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受益保护了工程实施区域内4.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珠晖区水利部门正抢抓有利施工时机,合理安排工期,争取在2021年汛期来临前完成工程建设,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