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李颖婕 实习生 邹丁宁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宏伟蓝图,衡南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连日来,该县干部群众在学习宣讲活动中,凝聚起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衡南的强大精神力量。
屋场“微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月14日,泉湖镇红湖村彭新屋的屋场上洒满阳光,数十位乡亲坐在小板凳上听镇政协联络工委负责人李彭伟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李彭伟将理论成果和村民们的工作、生活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等群众关心的话题宣讲,并引导村民提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党和政府还会关心和扶持村里的困难群众吗?”
“当然!‘十四五’时期国家依旧会重点关注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用乡村振兴的办法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增强脱贫群众发展能力。”李彭伟紧扣全会精神,讲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政策、新愿景,解开群众思想上的疙瘩,点燃了村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衡南县结合屋场恳谈会制度,让屋场“微宣讲”遍地开花。几个月来,各级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办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成员带着责任和感情,纷纷前往群众家门口“微宣讲”,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艺宣讲,“唱”进了群众心坎里
“五中全会新格局,举国上下齐欢呼。制定规划有内涵,内容概括十四五。思想清晰点子高,群众点赞都说好!”伴着快板的脆响,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传到台下老百姓耳中。1月3日,柞市镇政府大院搭起了热闹的舞台,“衡南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文艺宣讲队”正在演出,他们选择用群众喜爱的歌舞、小品、快板、诗朗诵等节目来宣讲。
“文艺宣讲就是要让理论‘活’起来,让大家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演员武少峰是小品《幸福满屋》的表演者之一。这部小品以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幸福屋场为原型,演绎了邻里间同吃同乐、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展现出老人重德、儿女重孝、邻里重情的良好风尚,将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种”入群众心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衡南县积极组织文艺宣讲队下基层、进农村,围绕全会精神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用“小节目”讲“大道理”,把全会精神“唱”到群众心坎里。
集中宣讲,促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必须贯通起来学习、统筹起来落实,让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三湘大地扎下深根、开出繁花、结出硕果。”2020年12月30日,县委书记胡果雄面向全县教育系统,通过网络直播向数千名教育工作者集中解读全会精神。
从2020年11月起,衡南县委宣讲团成员进机关、下基层集中宣讲,同时积极回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