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耒阳主要通过“走出去宣传、请回来感受”两条途径,加大回引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12个异地耒阳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市四大家领导多次带队分别前往北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长沙等地召开乡友座谈会,参加商会年会,推介回乡投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举办新春座谈会、清明恳亲会,定期向广大在外企业家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参观项目建设现场,互通信息,共谋发展,进一步联络感情;充分利用湖南春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节会契机,盛情邀请大家当嘉宾,甚至参与策划。在浓浓的乡情感召之下,广大在外耒阳企业家与我市各级各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开发区及招商部门还与他们保持全天候的沟通。
“还得出真招实招,让‘雁’来之后有盼头。”吴旭东举例说,耒阳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来耒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签合同不犹豫,投资金有底气,抓生产有劲头。一方面,着力提升“硬”环境。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公租房、公交、商业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凸显全省仅有的专业化园区金字招牌效应,不断夯实产业承接平台基础。另一方面,着力优化“软”环境。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列出23条干货,从制度上作出规范;给出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规定工业用地“招、拍、挂”底价,可按当地同类地块价格最低标准的70%挂牌;在财政奖励、基金支持,一站式服务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每半年对相关部门落实政策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干部奖惩的依据。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我家门口我说了算”等破坏施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彻底解决了项目建设最让人头疼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