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有省级及以上开发区11家,其中国家级园区2家、省级园区9家。据统计,2018年,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5.35亿元, 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378万平方米,引进368家骨干企业,解决了4.2万余人的就业。
新形势下,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对我市来说尤为重要。九三学社衡阳市委建议,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拓展园区空间,重点研究我市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空间现状,支持县级园区并入县域内省级园区。如衡南县三塘工业小区整合到衡南工业集中区,衡阳县界牌陶瓷产业园整合到衡阳西渡高新技术开发区,祁东县云鹤工业聚集区并入祁东经开区,衡东河西工业区部分并入衡东经开区。
要强化目标导向,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值。所有产业园区要着力做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结构升级、产能转换、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工作,突出项目开工、税收额、新引进重点项目数、实际利用外资等几个关健指标的园区考核,全面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值,提升衡阳园区在全省的综合排位。
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凸显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的作用,理顺园区代办服务机构与政府政务中心的工作机制,真正落实相关行政审批权下放和全程代办制度,努力实现园内事情园内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