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进衡阳市委建议:
强化农业科技注入 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本报记者  许  珂

  当前的扶贫产业大多还停留在粗放种养、初略加工、简单包装、就近销售的低级阶段,自身就缺乏足够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支撑,更无法为脱贫攻坚事业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推力。

  民进衡阳市委认为,我市应当为扶贫产业注入农业科技力量,提高扶贫产业的生产效率。

  一要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如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构建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农村科技合作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生产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同时,积极引入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农业企业来本地投资,推进扶贫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升级。

  二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的位置,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每年本级财政的科技三项经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投入要保证合理的增长率。

  三要补齐产业扶贫科技短板。发挥地方特色,创造地方品牌,加强对农作物的适应性和安全性研究,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挖掘区域特色、地理标志、地方特产。

  四要加强培育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农业技术人才岗位,优化人才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两会”首设“局长通道”
让道德模范等享受“三免”优待
道德之光照亮最美地级市
“心育护花”要从家庭出发
强化农业科技注入 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打造5G时代国际会展业
“两会图书馆”再“扩容”
依托南岳机场发展临空经济
加快推进棚改旧改工作
加强监管 让市民吃上“放心米粉”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强化农业科技注入 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2020-01-08 2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