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们缘何为“川航机长”点赞
  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持良好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龚  亮

  这两天的微信朋友圈被“川航机长”刷屏了。5月14日清晨,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操作得当,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驾驶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赢得一片赞誉——“川航机长,你太牛了”“川航8633,万米高空的‘奇迹’”……

  网友的留言中,“英雄”“致敬”是高频词。有人称赞机组成员心理素质强大,有人佩服机长“史诗级”生死迫降的超强本领,有人致敬机长在极端环境中保持清醒、准确操作的坚强意志。所有这些,在笔者看来,最核心的是机长及全体机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

  这次备降到底有多难?据多名专业人士透露,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瞬间失压和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加上自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只能靠目视和人工操作备降,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处理这起飞行事故是难以想象的。

  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的结合。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以保证飞行安全,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即使面对死亡也能临危不乱、精确处置。刘传健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极端环境中,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迫降。这就是他的专业素养在危急时刻的生动体现。

  作为飞行员,刘传健想不到会遇到这样的飞行事故,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变成全国人民口中的“英雄机长”。这条航线他已经飞了100多次,每一次都是以普通飞行员的身份。当飞机在高空中发生故障,当所有人命悬一线,他只想着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他倾尽全力做了机长该做的一切,也做到了一个机长能做到的一切——而这个“能做到”,则完全取决于他长期历练出来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一个行业被社会尊重、一个人让他人敬佩的重要内核。“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周会明之所以受群众爱戴,是因为他用高超的反贪本领守护了西藏山南“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大山卫士”刘真茂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护林员的痴心坚守;“B超神探”贾立群广受赞誉,是因为他的B超技术和对患者贴心的服务。今天,人们纷纷为“川航机长”刘传健打CALL,也是因为他在飞行领域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素养。

  榜样指引前行的方向。虽然并非所有行业都如飞行员一样,需要面对极端危险,但是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职责使命。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持良好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看衡阳农业如何玩转融合“魔方”
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绩上
齐抓共管,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借力“互联网+” 推动政协履职
人们缘何为“川航机长”点赞
1. “人身保护令”执行还需细化
市安监系统启动年度大比武
观点纵横
2. “容缺受理”是有温度的“放管服”改革
世相浅见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人们缘何为“川航机长”点赞 2018-05-18 2 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