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出 “组合拳” 开启新希望
——我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侧记
  ■本报记者  向吟吟  通讯员  郭小华

  记者近日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我市有464所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列入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这些学校正抢抓暑假“黄金期限”施工,进行校园提质改造或新校区建设等。标准化学校建设是我市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聚焦教育民生,补齐教育短板,着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职教输血、教育帮扶等重点工作,为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校校有帮扶”打出教育扶贫的“组合拳”。

  实施精准资助,保障贫困学生不失学

  今年5月,市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学校支教教师共同努力为祁东县新岭小学(贫困村小学)募集资助资金和物资20万元,结成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50名。

  全市以县(市)区为单位重新建立了贫困学生信息库,整理归集了59600名在校就读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信息,并根据贫困家庭脱贫与返贫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了各种资助政策全覆盖。

  来自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学期,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中职教育共计资助学生106.87万人次,资助资金20508.83万元。

  此外,我市祁东县被确定为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省级试点县,惠及祁东县中小学校286所,受益学生96116人,全年资金7600多万元全部由省财政解决,其中,春季营养餐改善计划资金3845万元已全部到位。

  改善办学条件,补齐贫困学校硬件短板

  为改善贫困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全市坚持“三优先”、实抓“三项目”,进一步补齐学校发展硬件短板。“三优先”即贫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实行规划优先、资金优先、建设优先。“三项目”分别为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三通两平台”建设。

  据悉,全市“全面改薄”2014—2018年规划改造1287所学校,2017年计划支出资金40807万元,建设校舍142所222个项目。从2016年12月底至2017年4月底,全市已新开工建设学校32所,竣工学校56所,完成建设投资31993万元。2016—2020年规划建设2119所标准化学校(教学点),2017年规划建设的464所学校(教学点)已全面启动,正在抢抓暑假“黄金期限”施工。在“三通两平台”建设中,随着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和“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深入实施,相信到2020年,贫困地区村小教学点参与省市两级“中小学网络联校”的比例超过80%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优化教师配置,提升贫困地区师资力量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市教育局制定了《衡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从人员补充、培养培训、教师支教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措施,全面优化乡村学校与贫困村学校师资。

  市教育局在“三区”支教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开展了100名优秀教师支教100所贫困学校活动,今年春季学期全市已实际遴选112名教师支教贫困村学校。今年开始,教师定向培养开通了专门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县级扶贫计划,全市送培学生130人。

  此外,各县(市)区教育局构建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教师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了每月300—500元不等的偏远乡村教师特殊工作津贴,实行特级教师评选、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向偏远乡村教师倾斜。

  推进教培结合,增强贫困人员脱贫能力

  教育扶贫,重在“造血”。市教育局结合中职教育与贫困人员技能培养培训,助推贫困人员增强脱贫的自身“造血”功能。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2017年7个县市中职攻坚计划投入共7000多万元,重点加强职教中心建设和办好一所示范性公办中职学校。2015—2018年全市布局建设10个职业教育专业群,目前已立项9个市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同时组建了11个专业建设理事会单位,搭建了开展专业建设和教改教研的有力平台,并指定高铁职院、财工院对口支援祁东县和常宁市职业中专。

  同时,进一步规范中职招生,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普职分流,实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优质中职学校优先录取。在祁东县职业中专、衡阳技师学院设立了同心温暖工程班,每校资助50名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在就业方面,广泛开展校企对接,对口优先推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让更多贫困山区孩子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家”的愿望。

  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贫困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推进“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积极配合市扶贫、人社等部门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培训,确保为贫困家庭免费培养培训一名4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打出 “组合拳” 开启新希望
“北大, 是我从小矢志不渝的梦想”
怀揣匠心育英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数据造假将受惩处
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人 物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打出 “组合拳” 开启新希望 2017-08-03 2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