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妻同心,多年荒山变果园
创业遇阻,一笔贷款“焕”生机
  李富强、邓满秀夫妇为枣树剪枝

  “一笔创业担保贷款,让我们的事业走出困境,重现生机,从此生意越来越好!”3月9日,记者见到了李富强、邓满秀这对创业夫妻。他们夫妻通过7年的努力,将一片荒山变成了丰硕的果园,并免费发放果树苗,带动了当地100多户村民发展果业,2014年他们夫妇被市工商联评为“衡阳市十佳创业夫妇。”

  夫妻同心,七年变荒山为果园

  今年51岁的邓满秀,9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16岁招工进厂,1996年下岗,先后到广东打工,开过服装店、饭店、杂货店。2001年,与学农出身且停薪留职的丈夫李富强商量,筹资50万元,注册成立衡阳市天恒农药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夫妻俩又在雁峰区岳屏镇流转荒山600余亩,成立衡阳富强果业专业合作社,试种中秋酥脆枣及金丝枣,种下了2万多棵果树。

  在雁峰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2013年,他们又流转了第二期荒山500余亩,成了紫色页岩改造的样板基地,吸引了衡南三塘、车江、谭子山、松江、硫市及常宁松柏、柏坊等地群众前来参观考察,示范性地带动了近5000亩中秋酥脆枣的种植。

  创业贷款,解了资金燃眉之急

  “在我们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是创业担保贷款帮了大忙,让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事业有了转机。”邓满秀说。

  2013年,由于规模扩大,资金极度紧张。几年来,他们用光了700多万元积蓄,还有门面、房产抵押的200多万元贷款,一度想把果园卖掉。

  这时,周围的朋友纷纷伸出援手,特别是先后两次申请一年期限8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帮了他们大忙,既解决了他们的资金困难,又坚定了信心。

  2014年初,他们引进综合、立体种养模式,在果树园里实行生态放养土鸡、乌鸡、珍珠鸡,尝试农家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通过两年的摸索实践,终于走出困境,迎来生机。

  免费送苗,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自己收益好了,李富强夫妇也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们每年为岳屏镇慈善基金会捐献爱心款一万元,每年都会送些鸡鸭鱼蛋和当季水果给雁峰区敬老院、岳屏镇敬老院及福利院,给老人和孩子们尝尝鲜。

  他们还免费教雁峰区残疾人技术,每年去残疾人家庭慰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力更生,免费为残疾人赠送果苗1000多株,现已帮助残疾人创办家庭果园3处。

  2015年,夫妻俩花费3万余元引进了3000多株皇帝贡柑,免费赠送给斯林村团塘一组、二组及山田寺村反坳组100余农户,现已全部栽种下去,并承诺统一收购产品,让他们“放心种,满意销”。  

  现在,衡阳富强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连片种植中秋酥脆枣、早熟油桃等数十种水果1100余亩,开发了100余亩有机蔬菜基地,注册了“南岳寿”商标,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全国示范性农民合作社、特色水果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区、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2014年李富强夫妇被市工商联评为“衡阳市十佳创业夫妇。”

  创业贷款   点亮梦想

  ■文/图  本报记者  谭清华  通讯员  彭建嘉  李初旭  李 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市人社系统启动“清风为民”行动
夫妻同心,多年荒山变果园 创业遇阻,一笔贷款“焕”生机
人事考试的“高压线”碰不得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夫妻同心,多年荒山变果园
创业遇阻,一笔贷款“焕”生机
2016-03-16 2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