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几十亩田,流转给我来种吧!”村民刘伯珠在板桥街上做着生意,出人意料地争着要种田。村民对农业生产的观念转变,是廖宁给板桥村带来的变化之一。
板桥村是板桥镇政府驻地,城镇化步伐较快,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现象突出,部分村民放弃耕地,在外务工、经商。廖宁通过走访调查,摸清情况,深思熟虑,从转方式、调结构入手,推行规模经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种田效益,推动全村农业发展。
“村整建制托管、分区域转包、村干部兜底耕种”,廖宁引导创立土地流转新模式,培育种粮大户,板桥村实现了耕地抛荒清零,粮食生产大有进步。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四处“化缘”,争资跑项,筹集资金20多万元,修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农民种田得以旱涝保收。他发挥自身专长,指导群众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改良柑桔品种、新建中秋酥脆枣园、引种中药材,开发凉水塘水库立体养殖,为村民指引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板桥村的中心广场热闹起来,大妈、大婶伴随音乐翩翩起舞,孩童们在追逐嬉戏。人居环境改善,是板桥村近年来最直观的变化,这其中凝聚了廖宁的辛勤付出。
他积极宣讲农村卫生保健常识和环保科学知识,组织开展“人人讲卫生、户户比清洁”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摒弃陋习,齐心共建美丽家园。该村一组、二组生猪养殖户多,过去污水横流,臭气漫天。他积极动员群众搞“一池三改”,建沼气池,修排污暗涵,清洁农家庭院,环境大为改观。他协调联系,争取各方支持,扩宽主街、硬化村道、添置路灯、造绿化带,绿化、美化两个中心活动场所,使板桥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元月,眼看快要过年了,村民廖书国突发脑溢血,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廖宁闻讯后,立即登门看望,送去慰问金2000元,并指导利用旱地种植尾参,鼓励他早日脱贫致富,令廖书国一家人感激不尽。板桥村390余户村民,廖宁走家串户,话家常、察民情,全村老小没人不认识他。邻里生烦恼,生产遇困难,群众要求助时,总会想起他,而他也总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他用真情赢得民心,工作如鱼得水。
——记常宁市农业局干部廖宁
■郭 华 颜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