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档案服务能力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要推动我市档案工作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必须把增强档案服务能力作为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档案部门要创新服务思路、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彰显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服务本色,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围绕中心工作,着力找准资政服务方向

  一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主动服务。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及时、全面、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档案资料,切实发挥好档案在资政方面的独特优势。二是为经济建设提供自觉服务。加大对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下大力气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的档案工作。开展对保障房建设等全市重大项目档案工作的督导,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服务环境保护的科学机制,创造性地做好环保业务档案工作。三是为民生事业提供良好服务。坚持把民生档案服务纳入全市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住房、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档案收集保管力度,努力提升利用服务水平,使之更好服务民生事业。

  立足资源优势,努力推动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

  一是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档案部门的工作就是让沉睡的档案醒过来,让醒过来的档案站起来,让站起来的档案走出去,也就是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源”,让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精品。依托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开阔思路,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紧扣时代主题,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思路,通过出版书刊、报纸刊载、举办展览和拍摄专题电视节目等手段,努力创造更多的高品位、有特色的衡阳档案文化产品。二是要为文化建设建立档案。一方面要主动帮助文化建设者在各项文化建设中建立档案。今天各项新的文化建设,不但需要利用以前形成的档案,而且也要建立、保留自身形成的档案,既为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记录、凭证,也为将来的文化建设留下参考的依据和继承的遗产。另一方面,要主动记录即将消失的各种文化现象,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大潮迭起,各方面发展异常迅速,很多文化现象已经消失或濒于消失,档案工作者要以敏锐的意识积极承担起为国家守历史、为人类存记忆的神圣使命,主动地去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为即将消失的老房子、老村庄、老街道、老工艺、老产品、老风俗等建立文化档案。三是要建设档案文化。我们要努力创立和打造自己行业文化品牌,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大众文化,不断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人精神、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作用。

  狠抓业务能力建设,倾力夯实服务基础

  一是科学管理能力。科学管理档案、动态管理档案,是有效、高效履行档案服务职能的重要保证。要对馆(室)藏档案资料科学管理,以发挥最大效用。要自觉履行依法行政职能,认真负责抓好督查服务。要坚持科学指导,抓好面上的业务指导服务。要积极探讨科学配套、务实管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和档案工作科学运转机制,科学合理优化配置档案资源。二是完整收集能力。存史,是档案工作最为基本的职能。档案收集是档案存史、档案服务的基础工作。档案收集并非简单劳动,而是基于一定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的复杂劳动。档案收集要齐全完整,不断拓展新领域、丰富新内容,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档案收集要注重档案价值的评估鉴定,防止乱收乱集,要分门别类,进行科学整理归档。三是信息开发和共享能力。档案工作不仅具有文化记忆功能,而且具有文化服务、文化传承和文化想象、文化创造功能。要自觉地对历史负责,搞好记忆、传承。自觉为现实服务、为未来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注重档案资源“变现”、增值,增强现实服务力,发挥档案资源最大效用。这既要抓好“馆藏”式的文化记忆、文化传承,又要抓好“试验田”式的文化创造,善于突破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不断推出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档案服务项目、档案文化精品。当今社会是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时代。档案工作者应善于整合档案资源,善于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功能,实现“双赢”、“共赢”。

  找准切入点 ,致力开拓利用服务空间和途径

  一是进一步完善档案收集、保管、利用、保密等制度。全市档案部门要严格档案移交接收、库房管理、鉴定销毁和查询利用等制度,编制服务指南,做好服务登记,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档案服务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数字档案网络化服务。充分发挥数字档案复制方便、传递便捷、远程共享的优势来做好档案服务。对部分已开放档案,经鉴定后上传至网络以供查阅、复制和下载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确保档案服务的高效便捷。特别是对于各类可开放的民生档案,优先进行整理、数字化、鉴定和网上提供利用。三是进一步强化档案利用中心功能。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把档案公开作为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机制的最佳切入点。公众对公共信息的掌握程度与一个社会的稳定有内在的关联。开放档案要向法规性、政策性、公益性的内容拓展,档案服务要特别关注民生、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健全查阅检索体系,简化查阅程序,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机制,使之成为向公众提供先行公开文件的重要窗口和中介,为弥补和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出力。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全力为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搞好档案服务工作,需要理念先进、业务熟练、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需要培养对不同时期档案形态和内容有深刻把握的“档案专家”,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是多渠道引进高学历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阅历结构。二是进一步抓好业务培训。通过举办或参加培训班、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更新知识,尤其是注重档案工作最前沿、最需要、最管用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大家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不断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和补齐服务能力的“短板”。三是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通过传帮带、基层锻炼和轮岗交流等,不断培养年轻干部,为档案工作薪火相传积聚后备力量。

  (作者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罗东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浅论反腐倡廉制度 建设的路径取向
加强档案服务能力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胸怀“三心”管好发票
严格干部培训要从具体问题入手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加强档案服务能力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2013-06-03 2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