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当前版: C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救大人
  苏轼写过一首《古意》:“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鞭人以为戏,公怒鞭人血流地。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贤。”东坡的诗,讽刺的是封建时代官吏草菅人命,小孩们有样学样。东坡的意思是,孩子的眼睛永远是澄净的,大人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怎样的大人,就有怎样的小孩。

  在我们衡阳,近来连续发生的两宗源起小事但手段残忍的儿童弑亲案震动了社会。两位孩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四岁,正是踢足球把衣服弄脏,害怕妈妈责骂,偷喝爸爸的酒辣得流眼泪的年纪,是谁教会了他们如此冷血,如此非理性?

  记得列宁说过:“孩子犯错,即使是上帝也会原谅的。”孩子本无过,孩子犯错,该反思的是大人。儿童是纯洁的,儿童的世界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后一块净土,如果孩子们的世界都充满了暴力和血腥,我们成人的世界究竟可怕到了何种地步?事实上,尚未踏入社会的儿童,他们所做的,其实往往只是对成人的模仿。

  然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又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近几年,网络媒体不断曝光戾气伤人的恶性事件。一系列带着戾气行凶的事件愈演愈烈,可谓数不胜数。

  以“灭门”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竟有200万条结果。“灭门案”接连不断,却没有一个是源于惊天动地的血海深仇。我们能看到:中文系教授有“滚你妈去你妈X你妈”的文治;房管局局长有掏出手枪殴打记者的武功;白天还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夜色下可以变身杀人恶魔只因“我爸是李刚”或者“农村人难缠”……当然,比这些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例更为常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农村两个家族因取水问题,械斗;农民工带上家伙找老板要工钱,老板找黑道镇压之;在网络上,一涉及地域问题,动辄是“来XX信不信老子砍死你”的句式……要离婚,先打架;要讨账,先打架;要进编制,先打架;网上发生矛盾,跑到网下也要找到你揍上一顿方能解恨……在这个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国人尚未习惯通过规范,在制度的层面上解决问题,依然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私了”,整个社会盛行的是丛林法则,当权力、人情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拳头。社会资源在内斗、私斗中被消耗;社会互信在人打人、人防人中被解构。

  在这个温良恭俭让著称于世的礼仪之邦里,这群曾经的世界上最平和、从容的人们正在变得毫无耐心,曾经善良的眼睛里逐渐布满戾气。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无论我们去给孩子们编织怎么样的幻梦,教给他们什么理想,多么处心积虑地想让他们和这个没有理性的社会绝缘,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依然是拳头,鼻子里嗅到的,依然是血腥。孩子是社会的晴雨表,孩子越来越可怕,只能说明我们做得更可怕。孩子们用匕首、木棍衡量道理;街面上以身板、拳头衡量道理;社会结构中以权力、财富来衡量道理;国家行为中以武装、实力来衡量道理——这些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社会日趋暴戾和极端,原因或许很多,有经济高速发展中对人文关怀的忽视、有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有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矛盾缺乏合理的沟通解决机制……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这样的原因担负起责任。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有义务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更美的世界。每一代中国人有每一代中国人的职责,这职责简而言之,不过是做到让下一代过得更好而已。我们不要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互相仇视的社会,我们不要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因为阶层、财富的不平而被割裂的社会的两端,我们不要我们的孩子们像狼一样成长。孩子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镜子,我们透过镜子,看到的应该是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哪里做的不够。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我们都去看一看孩子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给了他们怎么样的世界。我们这些大人能携起手来,孩子们也就能携起手来;我们这些大人能不去仇恨、狭隘、偏激,孩子们才能学会爱、理解和包容。鲁迅认为,孩子都“是他娘老子教的”,比如吃人、吃人血馒头等等,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他们娘老子教的。由于娘老子大多没把孩子教好,所以他才大声呐喊:“救救孩子”。幼小稚嫩的孩子怎样才能得救呢?神仙皇帝帮不了他们,即便真想自救肯定也力不从心,还得靠大人们,欲救孩子,先救大人。 

  惟愿这个太平洋以西,亚细亚以东,这片生长着古老作物的广袤土地上,我们好脾气的孩子每个晚上都能在好脾气的大人甜甜的童话中睡去,惟愿我们把互信互爱、宽容携手作为儿童节的礼物,送给孩子们。

  符亚威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C01版:版面一
   第C02版:版面二
   第C03版:版面三
   第C04版:版面四
   第C05版:版面五
   第C06版:版面六
   第C07版:版面七
   第C08版:版面八
   第C09版:版面九
   第C10版:版面十
   第C11版:版面十一
   第C12版:版面十二
   第C13版:版面十三
   第C14版:版面十四
   第C15版:版面十五
   第C16版:版面十六
救救大人
我们做教育的 与普通知识分子
萌权与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