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海底捞”申请多条商标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据报道,“海底捞”此次申请的商标包括“池底捞”“渠底捞”“上海底捞”“海底捡”等。吃一堑,长一智。一下子注册这么多相关商标,想必是因为此前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一案败诉后的无奈之举。
点评:经过多年经营扩张,“海底捞”这一品牌已广为人知。此次批量抢注这么多近似商标,虽为无奈之举,却也是知识产权意识增长的表现,亦不失为主动防御的积极手段。但是,针对“傍名牌”这一乱象,仅依靠企业的主动抢注,尚不足以根治,亟待相关部门加强审核查验力度,从源头上封锁各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蹭名牌”的企业充分意识到,一味的复制、模仿极其短视,需真正创造出自身的品牌价值,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2. 10月29日,北京门头沟蓝天救援队联合多方力量,深夜进山救下13名被困在灵山主峰的驴友。11月4日上午,救援队收到了驴友团快递来的感谢锦旗,但参与救援行动的蓝天队员刘桐表示无法接受:“我们救人完全自费,不求回报,被快递锦旗,是一种不尊重!”
点评:送锦旗,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感谢方式,关键点在于“送”这一动作,而非锦旗这个物件。只有带着诚意、充满仪式感地“送”,才能让被送之人切实感受到尊重和感恩。可以说,这面冷冰冰的快递锦旗,不仅让救援人员感到了堵心,围观群众也会产生很强的代入感,觉得此举大为失礼。毕竟,救援队员这样无私奉献的行为,需要得到更多的温暖真挚回应,才能激励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助人、热心公益。爱有回应,方能长长久久。
3. 吃播流行,很多吃货找到了用武之地。但有一些吃播,不仅糟蹋粮食,还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近日,黑龙江一名女吃播,就因为暴饮暴食差点送了命。据报道,这名女吃播在一次直播后突然感到腹痛,被紧急送医,她到医院时已经进入休克甚至病危状态。她的腹腔积液超过1500毫升,胰腺组织大量坏死。她进入重症监护室,被抢救了9天,总算把命保住了。
点评:事实上,“吃播”文化的兴起,是源于一些美食博主领着众网友寻访各地美食、介绍烹饪方式。只不过,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吃播开始越来越离谱,胡吃海喝、令人反胃、毫无美感。如此不健康的直播方式盛行,自然与主播们盲目追求流量、网友过度追求猎奇脱不了干系。与此同时,各大平台的监管责任缺位、审核标准过低也是不容忽视的“助推之手”。希望各方都能以此为戒,让“吃播”文化尽早回归纯粹的“美食味”,唯有这样,才会“红”得健康、“红”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