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开展查纠摩托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行动,一些地方头盔价格水涨船高,个别不法分子从中窥得“商机”,“头盔诈骗”案随之发生。这些“蹭热点”式诈骗的骗术大同小异:先是煽动囤货焦虑,后是收到买家的货款就“玩失踪”,微信朋友圈成为骗局滋生的重点场所。
这年头,骗子也爱“蹭热点”。从口罩诈骗、熔喷布诈骗到额温枪诈骗,再到如今的头盔诈骗,受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导致某类商品需求激增而滋生的诈骗犯罪频发。这类骗术基本上如出一辙——换汤不换药的朋友圈文案煽动网友囤货焦虑,动辄成千上万个订单起订制造货源充足假象,收到钱后上演“拖字诀”不发货,如果骗不下去就拉黑受害人并跑路……
对于“蹭热点”式诈骗,除了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广大网友也要保持冷静头脑,加强自我保护。首先,要看到政府部门稳定物价的决心和信心。疫情初期,口罩一度出现短缺,一些商家趁机坐地起价。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就及时发函提醒告诫经营者,从严从重查处一批价格违法案件,有力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
其次,对于微商交易要提高防范意识。在电商平台购物,许多人都会做足“购前功课”,先是查看商家的经营资质,又是浏览买家评价记录,而到了朋友圈,一些人往往会放松警惕。然而,以熟人为基础的朋友圈,并不是正规的网络交易平台,产品质量和资金安全都缺乏保障。一些人通过微信发布虚假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杀熟”骗局。
最后,不应盲目转发朋友圈广告。对于未经核实的售卖信息,除了自己不轻易相信外,也不要盲目转发或向他人推荐,避免成为骗子的帮凶。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转发虚假广告不仅容易坑朋友,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此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