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感觉到开心、温暖、骄傲,是此次退费之举的最大意义所在。虽然不少人觉得退费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高校要做出这一决定,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学校宿舍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租房,学生虽然没有住,但学校也并不能挪为他用,相关的管理还是要做,成本还是会有;其次,高校学生众多,退还住宿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公平合理,需要拿出详细可行的方案。很多高校在前期并未第一时间宣布退费,也不能说是汲汲于利益,更多是谨慎起见。但无论是率先主动,还是随后响应,只要拿出了实际行动,将实惠和便利留给学生,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情怀,都值得点赞。 ——评论员 屈 旌
2.笔者认为,退费问题不能简单化处理。在当前高校推行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兼顾学生、学校、服务提供者等多方利益,用更细化的标准、操作规则、退还办法等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不妨以此次灵活退宿舍费为契机,将一些突发情况下退费操作规范化、制度化,以后即便没有主管部门的“预警”,各地各高校也能按照规定做好退费工作。于高校而言,这是一种制约;于学子而言,权益多了一层更有力的保障。
疫情之下,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政策执行者,及时关注到退费问题,透出的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其中,完全可能有某位学生因这份“意外收获”渡过了眼前的难关。对这批被退费的学生而言,这也必将成为他们在疫情经历中一段温暖的记忆。期待更多地方、高校将这件好事办好,让教育精神直抵人心,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评论员 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