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到过衡阳吗?是否认识衡阳?你是衡阳人吗?是否懂得衡阳?
衡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衡阳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在岳屏山顶高高竖起的一座大碑,上书“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一个是在雁峰山脚下的大坪,高高竖起的一座城徽,雁阵冲破云层,在高空中回旋。前者代表着国共合作抗日时期的1944年,国民党属下的第十军不到两万兵力,英勇抵抗多到近30万日本侵略军长达48天,创抗日历史之最;后者凝铸着“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的传说。衡阳人民不仅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且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长期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那时候,走在斗争最前列的是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在的衡阳师范学院前身。就是这个学校,在湘南最先举起革命的红旗,在湘南地区最先发展共产党员,最先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在这里,有的学生和教师,为革命鞠躬尽瘁,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学生和教师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还有的学生和教师成了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我今天想向大家介绍的不是他们,而是省立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简称衡阳三女师)一大批巾帼英雄。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更不会知道这个学校涌现的革命巾帼英雄。
衡阳三女师成立于1912年,地点在江东岸荷花坪王家码头。遗憾的是,经马日事变、抗日战争等风风雨雨,这个学校不得不迁出衡阳。据说现在的永兴一中,就是以衡阳三女师为前身的,在衡阳已经是踪影全无,被人们所淡忘。但是,她的历史永远闪耀着无上的光辉,不可也不会被磨灭,她孕育的许许多多巾帼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光芒万丈,永远值得全中国人民怀念。朋友们,乡亲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请让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对衡阳三女师的女英雄们做一些介绍吧。
他们是——
毛泽建,又名毛达湘,湘潭韶山冲人,毛泽东继妹,在毛泽东关怀下长大,直接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熏陶。1923年入党,同年秋考入衡阳三女师,学运、农运的领导人之一。1929年8月20日在衡山马王庙大坪光荣牺牲。牺牲前高呼: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革命志士是杀不尽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她经受住丈夫被害,新生儿夭折,严刑拷打等种种残酷考验,毫不畏惧。铮铮铁骨,正气凛然。
何宝珍(葆真),道县人,刘少奇夫人,1918年考入衡阳三女师,1923年入党,先后随刘少奇在长沙、安源、广州、天津、东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刘少奇说:她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伍若兰,耒阳人,朱德夫人,1924年考入衡阳三女师,1925年秋入党,1928年2月与朱德结婚,随即上井岗山,1929年1月14日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转移,在江西寻乌县吉潭同敌人激战,突遭敌人包围。伍若兰为了掩护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军部人员撤退,把敌人引向自己,因弹尽受伤被捕。敌人逼她自首与朱德脱离关系。她立即表示:要我与朱德脱离关系,除非赣江水倒流!1929年2月8日被害,敌人还将她的头颅运到长沙示众。
被杀害的还有衡阳人夏明翰的妹妹夏明衡、长沙人朱近之、汝城人朱舜华等,他们都是衡阳三女师的学生。
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也有人迎来光明,看到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夫人曾志就是其中之一,她终于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了。她是宜章人,1924年考入衡阳女三师,后来进入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军事知识和技术。湘南起义后郴州成立苏维埃政府,她任秘书长。一些反革命分子发动反革命暴乱,残杀苏维埃政府干部和农民运动领导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曾志勇敢地机智地果断地带着一些纠察队员化装潜伏,从敌人的眼皮子下面冲出来,到永兴找到陈毅。陈毅带两个连赶到郴州,平息了反革命暴乱。她最后从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离休,1998年6月逝世。她留下遗嘱,把自己省吃俭用剩下来的6万元作为党费交给党。
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不仅有衡阳女三师,还有(男)三师,湘南地区广大的工人,尤其是水口山矿的工人;湘南地区各县广大的农民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的中共湘南地区特委就在衡阳,第一任书记就是毛泽东兼任的,湖南的农民运动是从衡阳开始的,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考察的也是湘南地区衡阳周围几个县。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衡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我为衡阳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