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妨复制放大“幸福食堂”养老模式
  张忠德

  日前,武汉汉阳区民政局(老龄办)与美好志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确定该区今后将建设更多“幸福食堂”,65岁以上老人三餐只需10元,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 

  近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成为养老难题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刚性需求和养老压力,一些地方相继出现“幸福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和丰富的文体活动,让老人们乐享晚年。这一敬老养老服务模式开了好头,不仅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了可口餐食,而且还提供了富足的“精神食粮”,这样一个交流聚会的平台,无疑也让老人们身心得到了慰藉。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为老服务发展,探索公益养老样本,值得复制和放大“幸福食堂”模式。

  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幸福食堂”行稳致远生存下去,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不断改革探索的一个紧迫课题。整合撬动各级、各方面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幸福食堂”公益性岗位,并以公益性捐赠补贴用餐成本不足部分,如此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毋庸置疑,保持公益属性应是“幸福食堂”始终坚守的“初心”。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要积极扶持为老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幸福食堂”等为老服务主体,简化审批手续,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硬件设施的支持。其次,争取各种社会企业、社会组织支持参与为老服务项目,凭借优质的服务和价廉味美的公益品牌号召,面向社会普通群众定制快餐等,藉此弥补“幸福食堂”的亏损。此外,还要扩展“幸福食堂”服务外延,提供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使之真正成为服务老人的公益品牌。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整合资源,凝心聚力,通过优化流程、细化服务、强化引导,打造敬老多元化服务的新模式,探索运用市场补公益的新路子,逐渐形成政府补助、社会捐助、个人自助的可持续、可复制发展模式,更多的“幸福食堂”定会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抗日神剧”外传成书需要“冷思考”
赛龙舟不穿救生衣 的警示
不妨复制放大“幸福食堂”养老模式
正视“妈妈争夺战”背后的情感诉求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不妨复制放大“幸福食堂”养老模式 2018-04-25 2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