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八大症状警示老人或有营养不良,“舌尖上的养老”不能忽略
~~~八大症状警示老人或有营养不良,“舌尖上的养老”不能忽略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来瘦”未必是件好事
八大症状警示老人或有营养不良,“舌尖上的养老”不能忽略
  近四成住院老人营养不良

  “两个月体重下降了10公斤”,这可不是一个成功减肥的故事,而是退休的张大妈这段时间的头疼事。身边人都安慰她“千金难买老来瘦”,可只有张大妈自己清楚,茶不思饭不想,走路跟踩棉花一样的感觉并不好受。前不久,张大妈带着6岁的小孙子去公园遛弯,为追上孩子一个疾跑不幸摔倒,结果股骨头骨折了。

  像张大妈这样,食欲减退甚至食量锐减、体重下降明显的老年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在少数,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人正常衰老的表现,殊不知,紧随其后的很可能是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病率在我国很高,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在30%~44%之间,但因症状不典型,在常规诊疗中易被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而被忽视。

  营养不良被定义为“能量与营养的缺失”,可对体形及身体组织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总体上得到改善,但依然面临三方面的挑战:1.存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2.贫血率高于青年和中年人群;3.对营养与健康知识认识不足。

  老年人营养不良影响身心健康

  与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面临更多的营养风险。首先,老年人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异常,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营养风险增加。其次,老年人常伴随各种慢性病,存在潜在脏器功能不全,肌体生理储备不足,对应激的反应性下降等,需要强化营养支持。第三,老年人体重过低和肥胖,都可能增加死亡的风险。

  老年人如果营养不良,由于缺乏肌体所需能量,会损害肌体生理功能,同时会使体重较少和身体免疫力变差,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总之,老年人营养不良有很多危害,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健康,同时营养不良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会延迟其他疾病的恢复期。

  八大症状警示老人或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饮食营养,不是吃嘛嘛香就是身体倍儿棒,也不是照搬养生节目的健康食谱,而是需要科学专业的指导。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老化进程,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并改善临床情况及功能,降低疾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如果您家老人有以下情况,建议您及时带老人到老年营养门诊进行营养评估和就诊:1、近期1~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或体重增幅较大;2、一周内进食量明显减少、食欲不振、轻微恶心、呕吐、腹胀等;3、慢性便秘或排便费力、腹泻等;4、血糖波动、饮食控制不佳;5、吞咽困难、反酸、烧心;6、骨质疏松、乏力易跌倒;7、肥胖或明显消瘦;8、其他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慢性肾病、肿瘤、高尿酸血症等。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更需营养处方

  目前,老年人营养不良呈上升趋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摄入的食物,无法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事关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我们应该多关心身边的老人。营养医师给老年朋友们开出几张营养处方,让老人及家属面对常见的慢性病时,不再纠结“该如何吃”!

  高血压

  1、平衡膳食,限制总能量,将体重逐步控制在理想体重范围,老年人的BMI值建议控制在20~24kg/m2之间,不提倡体型过瘦;2、适量蛋白质,以鱼虾、豆制品、精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3、限制脂肪、胆固醇;4、适量碳水化合物;5、高膳食纤维;6、低钠:少用含钠较高的食物,如各种酱菜、酱豆腐、泡菜、榨菜、松花蛋、海米、虾皮、咸面包、挂面、膨化食品、味精等,如用酱油,需与食盐替换(约5ml酱油=1g食盐)。7、高钾、高钙、充足维生素。

  高尿酸血症(痛风)

  老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排出障碍、药物因素等,与高嘌呤饮食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高尿酸血症病人,不建议严格控制嘌呤摄入,避免摄入量进一步下降,加重营养不良。对于痛风发作期的老年患者,可遵照以下建议选择食材:

  适用:奶类、蛋类及其他含嘌呤低的蔬菜,可选用少量瘦肉、鸡肉和鱼肉等,但所有肉类均需过水。

  禁食:动物内脏、沙丁鱼、贝壳类、肉汁及各种浓肉汤、鸡汤等。

  少食:嘌呤含量中等的鱼、豌豆、扁豆、大豆类、蘑菇、香菇、龙须菜、豆苗、芦笋、菠菜、菜花等。

  少肌症

  少肌症全称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广泛性的骨骼肌质量及力量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等不良后果的综合征。研究显示50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下降1%~2%,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约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为明显,50岁以后每年约下降1.5%,60岁后每年下降3%。老年人中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很高,60~70岁人群发生率为5%~13%,8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达50%~60%。

  严重的老年少肌症是无法逆转的,因此,预防尤为重要,根据“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提示,老年人补充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是预防少肌症的关键。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更有益于预防少肌症。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家里的老人每天都在为吃不吃、吃什么、怎么吃左右为难,那就要小心了。因为与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面临更多的营养风险,老年人营养不良被称作“沉默的流行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在30%~44%之间。

  专家指出,“老来瘦”并不是人正常衰老的表现,紧随其后的很可能是贫血、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的风险。老年人营养不良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健康,同时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延迟其他疾病的恢复期。针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呈上升趋势,专家建议,老年人的饮食营养,不是吃嘛嘛香,也不是照搬养生节目,而是需要科学专业的指导。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的老人,更需要因人而异、对症饮食的个性营养处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老来瘦”未必是件好事
啤酒能养生?啤酒的医用价值你知道多少?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老来瘦”未必是件好事 2017-11-16 2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