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朋友来“蹭住”,你留还是不留?
  罗文鹏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环境下,中国人正在构建新的情感模式。

  最近,有位武汉的女士发帖抱怨:自家的新房成了老公亲戚的中转站,那些在北上广深上班的亲戚,每次回湖北老家,都要到自己家住一晚,搞得自己很恼火。这个帖子相当火,很多网友跟帖进行“同感”吐槽,还有的对这位女士的“小气”提出批评。

  “蹭住”是城市化衍生而来的名词,这样的场景经常在不同的家庭里反复上演,而蹭住者和被蹭者,立场历来是不同的。

  两个月前,笔者就有过同样的经历。一位几年不见的老同学来到衡阳,说准备在我家住一晚,第二天清早再坐高铁前往深圳。他一开口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接过话头说替他订一家宾馆,反正离自己家近,要见个面也很方便。作为朋友,笔者知道,他或许并不在意我家客房小。但顾及到家人的隐私,只得委婉拒绝了朋友留宿的想法。更何况,凭同学间的感情,承担一晚房费也没关系。

  按照笔者乡下老家的习俗,哪位亲戚朋友到你家来住是给你面子。尤其到了春节,七大姑八大姨、大表哥小表弟,不管多远,只要天一黑下来,主人家都要盛情留宿。在传统思维里,这是惯例,也是习俗。

  不过,跟“蹭住”不一样,亲戚之间的留宿是一种情感连接,能促进亲情的交流。当然,老家的条件也允许,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开放的大院子,楼上楼下宽敞明亮,同时留七八个人住宿完全不成问题。

  然而在城市就不一样了,除了少数人住别墅外,大部分家庭是住在一个个“方盒子”般的楼房里,所有的隐私都装在这个“盒子”里。因此,除了双方父母、兄弟姐妹等至亲,很多人潜意识里面是不希望别人“侵入”的。与其说这是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居民隐私意识的觉醒,不如说这是为现实“所迫”。

  所以,当你遇到那种从来不管你是否方便,觉得“开个车只是踩一脚油门的事”,不管你乐不乐意,为了占便宜把你家当成长期据点甚至是免费出租房的人,想必也会像那位武汉女士一样不胜其烦。因为,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小气,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压力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大把的时间和耐心来侍奉这些“麻烦蹭住者”。

  当然,任何事物要分开来看,毕竟那样的“麻烦蹭住者”是极少数,只要双方关系亲密、人品信得过,笔者依然对“蹭住”报以欢迎态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学着做自己的“平民英雄”
信息公开 何以走向了隐私泄露
朋友来“蹭住”,你留还是不留?
谨防过度早教摧毁童年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朋友来“蹭住”,你留还是不留? 2017-11-16 2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