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文鹏
通 讯 员 罗 云
本报讯 实施酃县故城等大遗址保护项目,谋划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记者从3月22日召开的全市文物局长会议获悉,我市将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大合理利用力度,将文物事业发展融入并促进衡阳经济社会发展。
会议提出,全市文物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围绕“五个新衡阳”战略目标,对标“文化旅游名城”定位,扭住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抓手,着力抓好来雁塔、珠晖塔、船山书院、南岳庙、王氏宗祠等文物修缮工程,推进以王船山故居、罗荣桓故居、夏明翰故居、唐群英故居、衡阳农运工运学运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的文化园区、纪念园区建设,实施衡州窑、云集窑、酃县故城等大遗址保护项目,谋划市博物馆新馆及常宁、衡南等县级博物馆建设,利用“互联网+”、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
会议强调,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全市文物工作者要履职尽责,完善和落实文物安全防控制度;市县文物部门要切实依法行政,严格执纪办案,在全市形成打击文物违法的高压态势。
会议表彰了2016年度全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常宁市、石鼓区等6个县(市)区文物局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