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教育,自食其力。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据考,彭玉麟只有一个儿子获二品荫生,胞弟一人捐资获道员衔。其直系后裔据说考证有四个孙子。彭玉麟对于家人儿子的教育见诸曾国藩同治六年正月二十日《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恳辞奖叙片》,引用彭的原话“且察其性质均极朴鲁,现惟饬令家居”。就是说一是教导子侄必须质朴忠厚;二是要求子侄包括亲弟弟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抛头露面,不参与社会事务,自食其力。彭玉麟“儿子不靠老子”。“老子不罩儿子”的教育思想具备先进性。
彭玉麟的家书被后人收集并成书。家书中,他都用崇尚节俭恢复礼制的道理劝勉他的后辈。
盼家书之至,若获万金。彭玉麟写信教导弟弟治学修身,劝勉子孙崇俭戒骄——浓浓的亲情,真真的话语,深深的智慧,实实在在的孝道传承。现摘录彭玉麟部分家书如下:
谈治家:要勤奋和朴实
原文:
读书当有恒心,切勿得新厌故……早起一小时,便多学一分。晨气清,神志亦清,此时作事,处处易得天籁。吾家本诗礼门阀,岂容有不肖之子。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摘自谕子(诫有恒)
译文:
读书应当有恒心,一定不能喜新厌旧。早起一小时,就多学一点。早晨空气清新,人的神志也清醒,这时做事,处处都可以得到自然的妙趣。我家本是诗书礼仪之家,哪里容得下不肖之子。勤奋和朴实,是我的处世立身的原则,有恒心又是勤奋朴实的根源。
谈人生:磨砺必不可少
原文:
弓待檠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玉坚无敌,镂以为兽;木直中绳,揉以为轮。此《淮南》之谕学,汝须牢记。汝天分本低,譬之钝锋,必施磨砺;譬之珷 ,必加雕琢,慎勿求其速,速则刃角折觖,良工致憾,旷功疲神而美不彰。——谕子(谕学宜刻苦)
译文:
弓箭需要矫正才能协调,宝剑需要磨砺后才能锋利。玉石无比坚固,但是雕刻后可以使它变成兽形;木材笔直得如同拉直的墨线,但是通过煣的工艺能使它弯曲成为轮子。这是《淮南子》中劝学的内容,你必须牢牢记住。你天分本来就低,譬如厚钝的刀锋,一定要加以磨砺;譬如似玉的美石,一定要加以雕琢,不要只求速成,速成刃角就会折断,技艺高超的匠人也会遗憾,荒废功力劳顿精神却不能彰显出美丽。
谈生活:戒骄纵放荡
原文:
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习于常也。吾家素清贫,今虽致高爵,而余未能忘情于敝袍。跨马巡行,芒鞋一双辄相随。每见世家子弟,骄奢淫佚,恨不一一擒而置之法。乃读《老子》运夷云: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则又付之浩叹而已。——谕玉孙(诫骄奢)
译文:
富人不用学奢侈就会奢侈,穷人不用学节俭就会节俭,习以为常罢了。我家向来清贫,今天虽然得到了高贵的爵位,但是我不能忘记穿破旧的衣衫。骑马巡视的时候,跟随我的是一双草鞋。每次见到世家子弟,骄纵放荡,我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抓起来法办。于是读《老子·运夷篇》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就又对此感叹不已。
谈学习:克制自己,保养性情
原文:
为学之道须克已,尽心养性,保全天之所以赋于我者,黾勉求之,事半功倍。切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尝见朋侪中有恃才傲物者,动辄以人不如己而骄恣,到底潦倒一生,没齿而无闻。——谕玉孙(论为学之道)
译文:
做学问的道理须要克制自己,全心保养性情,保全上天赋予我们的本性,尽力追求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能轻率地品评讥笑古人。我曾经见过朋友中有恃才傲物的人,动不动旧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骄傲放纵,最后潦倒一生,牙掉光了也没有成就。
谈家风:笃厚老实,治家贵严
原文:
世间惟笃实一路人跌不倒。机巧变诈,徒自苦耳。——致弟(告笃实的好处)
译文:
世上只有一直笃厚老实的人不会跌倒,机巧多变欺诈,只会让自己痛苦。
原文:
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治军何独不然?威信不立,军心日弛。既弛矣,虽加鞭箠而不乐于就羁勒,必损其群。故严父之于子,慎始克终;主将之干勇,杜微防渐,其敬畏之道,又非以身作则不为功。——致弟(告威信之宜立)
译文:
治理家庭贵在严厉,严厉的父亲常常教导出孝子,如果不严厉,那么子弟的习气就会日益怠惰,那么相沿而成的弊病就说不完了。治理军队何尝不是这样呢?威信不树立,军心就会日益松弛。已经松弛了,即使加以鞭打,他们也不愿意被管束,必定会损害群体。所以严父对于儿子的教导,谨慎开始,担当最后;主将对于士兵的管理,防微杜渐,让士兵敬畏的方法,不是以身作则之法是不会成功的。
谈为人:人而谦退,便是载福之道
原文:
人而谦退,便是载福之道。然而谦退者,历古来能有几人?不谦退则贪欲日炽而常不知足,居堂厦矣,轮奂巍然而尚思亭榭池台之胜;食肥甘矣,鼎鼐和调而尚思驼峰象白之嗜。衣必极锦绣之奇,饰必炫珠翠之珍,养尊而处优,骄纵不自敛束,皆覆亡之道也。——致弟(劝知足)
译文:
人能够谦虚退让,就是承载福德的方法。然而谦虚退让的人,自古以来能有几个呢?不谦虚退让,那么贪欲就会日益旺盛而常常不知满足,住在高堂巨厦之中,虽然美轮美奂高大无比却还想着亭台水池的美景;吃着肥美的食物却还想着驼峰、象白的美味。穿衣一定要尽锦绣的奇特,装饰一定要炫耀珍珠翡翠的珍宝,养尊处优,骄纵不自我收敛约束,都是覆灭的道路啊!
谈立身治家:勤、敬两字就是好方法
原文:
勤、敬两字,为立身要道,为治家良法,甚至为国为民,莫不取是以作则。不分治乱,不分公私,其人能勤敬,则事业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则人必唾弃之。天降以戾气,深致忏悔而譬之啮脐,子侄辈有喻此意者否?若处处和两字作对,则其家必中落,而不能延富贵气象。祈刻刻留心,以是勖勉之。——致弟(勖勉子侄辈勤敬)
译文:
勤、敬两个字,是立身的重要方法,是治理家庭的好方法,甚至治理国家治理百姓,没有不把这个作为准则的。不分治世乱世,不分公私,这个人能够勤奋恭敬,那么事业就没有不兴盛的。不勤劳不恭敬,那么人们一定唾弃他。上天降下戾气,深深地使他忏悔,就像咬断脐带,子侄辈有明白这个意思的吗?如果处处和这两个字作对,那么家道一定会中落,不能延续富贵的气象。希望你处处留心,用这话劝勉自己。
谈为官:约束自身,鞠躬尽瘁
原文:
缙绅人官,使存矜夸里井之心,有枉法请求之念。弟到任所,幸勿与渠等太疏,而启怨隙,幸勿与渠等太密,而生玩忽。渠等非无集思广益之助,其肯挺身急公好义者,优奖之;进掖文人,造就才智,见喜而劝,见不喜而感化之。处事精密,思虑周到,则邪说无由人,缙绅见之,亦不敢欺矣。——致弟(述驾驭缙绅之道)
译文:
为官之人刚刚做官,就存有在乡里自夸的心念,就存有徇私枉法的念头。贤弟到了任职的地方,希望你不要和他们太疏远,而导致嫌隙抱怨,希望你不要和他们太密切,而生出玩忽职守之心。他们不是没有集思广益的帮助,其中愿意挺身而出的注重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的人,应当优待奖励;推荐扶持文人,造就有才能智慧的人,见到欢喜就勉励他,见到不欢喜的就感化他。处事精细缜密,考虑周到,那么邪说妄语就左右不了人,官绅见了,也就不敢欺瞒你了。
原文:
忆自高、曾来,累世积德,而显贵独及吾身。祖宗仁厚,子孙敢不勉之!乃人仕选,觉风波险恶,莫卜安危,即佐杂末秩,下场鲜有好者。更玮顾邑境,官声赫赫者,其昆季子孙,皆潦倒坎轲,无相继而起之人。此中或有因果,见之使侄畏悚,深恐累世之德,于吾身而没。是以任职之后,一切谨慎,治事以经分纶台,详思约守为本;用人以广收慎选,勤救严绳为主。尽力王事,鞠瘁以死亦所愿,抚爱于民,不使失所流离,不使饥嗷待哺,以求吾心之所安。——禀叔(告作官之谨慎)
译文:
回忆自从高祖、曾祖以来,累世积累德行,而显贵只到了我身上。祖宗仁德宽厚,子孙不敢不自勉励!等到进了仕途,觉得官场险恶,安危不能预测,即使是低级官吏,下场也很少有好的。再环顾周围,声名显赫的,他们的兄弟子孙,都潦倒坎坷,没有相继后起的人。这其中或许有因果,见到这些使我害怕惊悚,害怕祖宗积下的福德在我身上断送了。所以我任职以后,一切谨慎从事,治理事物按照事理的分合,仔细考虑把简约守持作为根本;用人的时候,广泛地接收,谨慎地选拔,以勤奋地救济、严格地约束为主。对朝政尽力,鞠躬尽瘁也是我所愿意的。对百姓爱抚,不使他们流离失所,不使他们饥饿等待哺养,以此来求得我内心的安宁。
原文:
湘乡位尊,犹不敢染仕宦之习气,其于饮食起居,日尚守寒素之家风:极俭,亦可也;略丰,亦可也;太丰,我不敢也。此等处可见其廉,可见其朴,有君子之风,为中兴时有敷之人物。愿吾子孙规摩前哲之言行,习劳习苦,则家未有不兴者也。汝欲传吾之家风,亦当淡于仕禄,富贵功名皆前定,在乎天,惟希圣希贤,乃由自主也。——谕子(劝学曾湘帅之廉朴)
译文:
曾国藩地位尊贵,还不敢沾染官场上的习气。他在饮食起居上,每天都坚持着朴素的家风。极其简朴,也可以;略微丰厚,也可以;太过丰裕,我就不敢了。这些地方可以见到他的廉洁,可以见到他的朴素,有君子的风度,是中兴时少数几个人物之一。如果我的子孙能效仿前哲的言行,修习劳苦,那么家族没有不兴旺的。你想要传承我们的家风,也应当淡泊仕途俸禄,富贵功名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于天命,唯独希望成为圣贤人物,才是由自己做主的。
(本版文字摘自李金旺主编的《彭玉麟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