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报道,为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稳产,广东东莞实施《关于春节前后暖工稳产促消费的若干措施》,从稳工稳岗促就业、稳产促增抢先机、丰富供给促消费方面使用政策工具包。
点评:多年来,一些企业等到春节前后才想起花式引才、招工,很多时候成了应急之举、权宜之计。事实上,让企业的劳动力队伍保持稳定,需要立足留人先留心。比如,不仅要在物质层面提高劳动者待遇,还要在精神层面善待劳动者、尊重劳动者,把堵心的诉求变成舒心的体验,涵养对企业和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春节留人”要出实招。春节前后稳工稳产,“留人”、招工不是一时之策、权宜之计,各方都要更加重视劳动者这一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把“招得来、留得住”的工作做得更饱满,摆脱用工之困,实现劳动者、企业和城市发展的共赢。
2.近日,苏州大学官宣苏大夜校正式上线,29门课程可选,有舞蹈、声乐、书法、机器视觉、ChatGPT等,还有“非遗烙画”“吴文化与苏州话”等特色课程。上课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收费最低的课程只需500元,招生对象为18—55周岁的成人,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已有工作的社会人士,都可以报名。学校官微正式发布后,12小时内报名人数达千余人。
点评:夜校,本身就是大部分青年群体短暂逃离社会压力、缓解焦虑、追求精神生活的一个场所。当有着象牙塔之称的大学引入夜校,更是给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沉淀自我、舒展心灵的平台。大学开设夜校也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一种贯彻。当青年群体自身没有在工作后放弃学习,反而积极追求“精神食粮”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时,大学对其抛出了夜校的橄榄枝,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拥抱共赢。
3.近日,有网友反映称,网上出现了一些为中小学生提供代画服务的商家。这些商家找成年人代画美术作品后,出售给家长用来以学生名义参加各类美术比赛。记者调查发现,确实有一些商家宣称从事所谓代画参赛作品的服务。有商家称,一些美术比赛只需要提交作品,并不需要现场绘画。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增加获奖可能性,选择了代画参赛。
点评:如果仅仅报名参赛、提交作品,学生根本不用现场作画、现场考核,那么“代画参赛”就不过是另一种“花钱买奖”。因此,对于清除“代画参赛”来说,既要打击产业链上的牟利商家、幕后“创作”达人等,同时也要加码治理那些五花八门的“比赛”“大赛”活动。当然,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持续“清风”,全面推进规范管理。不断剥离各类“比赛”“大赛”的含金量和“增色”效果,降低家长教育焦虑,压缩类似需求。(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