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风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跨界联名似乎成了某种品牌破圈的“利器”,不少老字号品牌、新消费品牌纷纷参与其中。在跨界联名方面,老品牌和新品牌的搭配屡见不鲜,这当中蕴藏着双方的需求契合。老品牌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口碑好,但在年轻消费者逐渐占据主导的当今市场,往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新品牌由于缺乏历史积淀,知名度不够,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也热衷于促成跨界联名。老品牌和新品牌搭配组成的跨界联名,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易于达成双赢的市场局面。
以往,许多跨界联名因强强联合大获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跨”就灵,也绝非“成功秘诀”。这背后需要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根据两家企业的优势、口碑、特点、消费群体等,来最终确定联名产品及其主打特色,还要配合恰当的IP营销,才能迅速树立新产品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尽管依靠引流打造“网红”产品拉动销售已经成为商家的必修课,但一时的轰动效应,并不能带来顾客钟爱、品牌长红。对消费者来说,跨界联名早已不是新鲜事,说一千道一万,消费者最在意的还是产品本身。跨界联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畅销还很远。因此,对待跨界联名,企业应该秉持谨慎认真的态度,不可草率。作为“共同出品方”,对联名产品,既不能期待以噱头、打擦边球等方式吸引关注,也不能只追求联名效应而忽视产品和服务质量,更不能有“割一把韭菜就走”的打算。
做大做强是企业的目标,通过跨界联名来扩大影响、拓展业务,是企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在参与跨界联名时,要谨防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