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继“种地综艺”之后,“种地直播”火了,来自湖北恩施鹤峰县的梁振清老人今年81岁,直播上课时神采奕奕,教授果树、茶叶和花卉等种植技术知识,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学习。
点评:从种地综艺到种地直播,反映了时代快速发展下的返璞归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化的滋养下,我们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而持之以恒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深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明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故而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时空交错,时代大跨步,正是这些特质让中华儿女在前行路上始终葆有一份纯真。总而言之,这场农业直播之所以火出圈,是因这是一次“传道授业”与求知若渴的相逢、一次“赤诚之心”与“浮于表面”的碰撞,其中也就蕴含了“种地”的流量密码。
2.山东省东营市一名女子在求职期间,发现招聘单位提出入职后“每次做避孕措施要报备”的要求。随后,当地人社局工作人员回应时建议,求职者应选择正规平台,如有相关类似遭遇,可第一时间向劳动部门反映。
点评:招聘方询问求职者婚育情况可以理解,但是这种事无巨细甚至涉及对方隐私的话题,已然构成了言语侵犯,并且含有潜在的歧视观念,让人为职场女性的状况捏了一把冷汗。对此,要切实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加大性别歧视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国有用人单位,更要带头遵纪守法,树立促进就业公平的大局意识。生育是社会责任,不能由女性独自承担,更不能使她们因这一无法替代的贡献而堕为弱势群体。就业性别歧视影响民生与社会稳定,伤及社会公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3.一些企业鼓励甚至明令员工购买自己所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有的不明令要求,但有的企业通过摊派业绩实际上倒逼员工购买,甚至完不成业绩就要接受相应惩罚。这些内购方式五花八门,有福利、员工价、摊派、明令购买等。
点评:市场经济下,买卖双方自由交易,地位平等,你情我愿。然而,企业要求员工内购,则打破了双方的平等地位。企业可能利用管理者身份对员工施压,如果员工不按要求内购,那么企业会秋后算账,威胁员工对内购逆来顺受,违心交易,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自主、公平交易原则。遏制企业强迫员工内购,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企业强迫员工内购行为,要及时制止,严厉惩处。另一方面,员工要提升法律意识,及时收集企业强迫内购的相关证据,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而且,员工要自我团结、强大起来,改变面对企业管理的弱势地位,只有这样,才会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强迫。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