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宁一家商贸公司请上海某网络公司旗下的明星曹某某直播带货,该公司交了7万预付款后,曹某某带货3个多月,仅完成278元的销售额,该公司要求退还直播服务费遭拒。3月16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通报该案结果。法院认为,双方的合同合法有效,上海某网络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完成直播任务,除了退还南宁某商贸公司69722元服务费外,还要支付69722元违约金。
点评:商家应明白,在直播带货中,保障商品的质量是第一要义,高质量才能积累好口碑,好口碑才能拥有大销量。将希望全盘寄托于明星身上,并非明智的选择。明星带货不是“金手指”,不必等到大浪褪去,才知道产品质量是带货直播间的“定盘星”。消费者在直播间中买的是心安,商家要明白商品质量才是“硬通货”,其他的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2.3月20日,话题“导师给我的论文批注”登上微博热搜,图片中显示导师给学生的回复为“就很没营养”“幸亏这篇论文只有你我读过”等带有幽默色彩的负面评价。该话题引发大量网友共鸣,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自家导师的回复,高赞评论为“这段全删掉×10086”。
点评:进入3月份,各高校毕业生们都面临着产出毕业论文的压力,同时也让“毕业论文”相关话题获得极高的讨论热度和共鸣。导师给出否定回复,这实在不是令人发笑或者愉悦的事情。正相反,它带来的更多是无尽的焦虑、高压和自我否定。“导师给我的论文批注”能够成为热梗,并通过转发评论趣味性大增,背后反映出这一届年轻人的一种自嘲式乐观心态。当然,年轻人最终还是要意识到,热梗只是稍纵即逝的宽慰和愉悦,在短暂获得精神放松后仍需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若完全沉浸于玩梗,真的相信“没有人可以写好毕业论文”于是彻底摆烂,显然是无比荒诞的。
3.近日,有媒体统计了16位男演员和16位女演员近十年来影视作品原声与配音的比例,报道中影视演员们参差不齐的原声率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也使演员是否自己“说”台词成为大众当下热议的话题。
点评:很显然,对于是选择原声还是配音,我们不能“一刀切”。影视剧该不该使用演员原声,破题关键在作品本身。无论是原声还是配音,契合作品本身的才是最好的声音。演员的音色是与生俱来的,不要为了追求原声而去“强行违和角色”;演员的台词是后天培养的,也不能因为角色采取了配音而放弃磨砺自身演技。以选择成就更好的声音,以演技贡献更好的作品。为作品服务,创造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始终是文艺工作者的初衷。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