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银
盘点今年国庆假期的文旅消费,以短时间、近距离为特点的“微度假”、特色文化游、户外运动游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来自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国庆旅游消费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特点。
以本地游和周边游为特色的“微度假”越来越受大众青睐时,只有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才能让“微度假”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并行稳致远,这也是各地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让“微度假”行稳致远应有创新思维。为保持“微度假”具有地方特色,避免出现“千景一面”,就需要各地树立创新思维,并根据地方实际和景区特色,准确把握发展定位与“微度假”文化品位等契合点,培育更多独具魅力的新景点。
让“微度假”行稳致远应有全局观念。鉴于“微度假”涉及露营、民宿、户外亲子活动等,其综合性强、关联度较高,如果没有全局观念,疏于管理,就可能导致无序发展。这就需要各地合理规划布局“微度假”,让其更有特色、更有新意,并及时结合“微度假”发展需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强化交通组织、灯光照明、给排水、垃圾收运、停车场等功能,提升其卫生环境及经营秩序,促进其良性发。
让“微度假”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不仅是一道经济发展命题,也是一道社会治理考题。期待各地多在长远发展上出实招,多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多在人性化服务上想点子,竭力引导景区景点文明经营。我们既要让游客敢出门、出好门,又要让“微度假”中“烟火”更文明、让“民宿”更繁荣,让“露营潮”与“文明风”一道同行,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