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冠伟
北大当年有一个训诂学大师叫黄侃,他招了一个学生叫陆宗达。学习第一天,陆宗达以为老师一定会好好上这第一堂课。孰料,老师只是递来了一本《说文解字》。陆宗达翻开看时,满是一脸迷茫,因为这本厚厚的书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然而,老师黄侃只说了一句:“点上标点,点好见我。”
一周时间过去了,陆宗达拿着自己标注完成的《说文解字》,再次去见老师。黄侃翻开那本《说文解字》,粗略看了下吩咐道:“明天再买一本,点上标点见我。”当点完第二本《说文解字》的标点时,老师仍只冷冰冰地说:“再去买一本点上。”两个月后,陆宗达拿着被自己翻得破破烂烂,且已经点完标点的《说文解字》呈给了老师黄侃。“事不过三,你已经点了三次,《说文解字》已然烂熟于心。以后,碰到文字方面的问题,不用翻看,也可以运用自如了。”老师黄侃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看着惊讶的陆宗达,黄侃突然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有点狠?”陆宗达实话实说:“你是我见过的最狠的老师。”
后来,陆宗达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他说“从黄侃老师身上,我懂得了:狠,有时更是一种爱!”他说自己后来的学术成就,与黄侃先生逼着我三次标点《说文解字》分不开的。由于对基础知识烂熟于胸了,再看人家发表的训诂文章,随便翻翻便可以发现一些学术上的硬伤。在高等学府,无论哪一个专业,第一件事情必须把基本功打扎实。
本固枝荣,只要把基础打牢,何愁没有枝繁叶茂呢?不光读书是如此,人生许多方面的事情都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