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仰望星空不再是奢望

  ■宋   潇

  近年来,城市光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据央视财经报道,从8月1日起,新修改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新增了防治“光污染”的内容,成为我国首部纳入光污染治理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这项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治理城市光污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灯光,是城市夜行者们的指引。随着城市夜景照明的迅速发展,玻璃幕墙和LED照明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夜城”的同时,充斥在大街小巷的跑马灯牌、建筑幕墙的反射眩光以及过量的景观照明,却让“光污染”成为一种新的环境问题。

  事实上,“光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光污染”,确实有必要根据城市布局及功能分区,进行亮度等级划分,合理控制分区亮度。当然,治理“光污染”不是为了让人们伸手不见五指,而是对城市玻璃幕墙、景观照明和霓虹灯加以控制和科学管理,以期逐渐形成既有特色又能体现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照明系统。防治“光污染”,要将“防”和“治”拆分开。所谓防,就是在一些照明设施设计规划的时候,考虑到过度照明的因素,用技术手段界定污染指标;所谓治,则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改进,在后期的熄灭“不夜城”等措施中,也应该兼顾生态文明和“烟火气息”。

  简而言之,城市的夜晚,并非越亮越好。当一座座“不夜城”被霓虹灯渲染得五颜六色,只会遮盖曾经那片质朴和湛蓝的星空,城市发展不能忽略可能给环境生态造成的破坏。“光污染”防治首次被写入地方性法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手机禁入课堂”仅靠“立法”还不够
“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暗藏侵权式营销
让仰望星空不再是奢望
别被“幸存者偏差”蒙蔽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让仰望星空不再是奢望 2022-08-08 2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