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禁入课堂”仅靠“立法”还不够

  ■廖卫芳

  “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课堂”,一直是令学校和家长头疼的问题。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福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说“不”,将实现有法可依。

  眼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亦或是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小朋友,带手机进校园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好与坏,也是各说各有理。赞同者认为学生带手机便于与家长联系,便于查阅资料而利于学习。而反对者则认为学生带手机会导致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视力,不利于身心健康。

  如今很多学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控”,不但吃饭离不开手机,走路离不开手机,上厕所离不开手机,而且在被窝里也还是离不开手机。有的甚至在课堂里仍旧离不开手机,手机已然成了学生们“最亲密的伙伴”。

  笔者以为,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显然“弊大于利”。众所周知,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他们毕竟还是一名学生,他们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整天沉迷于手机,甚至连课堂里也“沉醉”其中,那可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样子”。试想,倘若一个连课堂里也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的人,今后又怎能立足社会、贡献社会呢?

  此次,福建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学生禁止带手机进课堂,这无疑表明了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的鲜明态度。但笔者以为,“手机禁入课堂”仅靠“立法”还远远不够,还需有“正确的管理方式”。

  首先,作为学校,应建立健全一套严格的手机使用规章制度。对违规把手机带入课堂的,该没收手机的要没收手机,该纪律处分的要纪律处分,绝不能听任上课玩手机成为一道“无解难题”。

  其次,作为家长,不能听任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要教育孩子在学校要以学习为重,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切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其三,作为学生本人,要学会自控。理智使用手机,绝不能失去自控力,失去人生的方向和目标,而成为“手机控”。

  当然,各学校不妨采取课堂网络屏蔽的途径,通过“断网”的方式切断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毛病”,让那些“手机控”的学生们手中的手机在学校课堂里“无用武之地”。

  笔者相信,只要学校、家庭双方共同努力,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做到责无旁贷,就一定能把这群“手机控”的学生们从“手机魔幻世界”里拉回来,真正达到“手机禁入课堂”的目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手机禁入课堂”仅靠“立法”还不够
“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暗藏侵权式营销
让仰望星空不再是奢望
别被“幸存者偏差”蒙蔽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手机禁入课堂”仅靠“立法”还不够 2022-08-08 2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